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低碳经济之路——新的绿色长征

2009-09-03 09:53:43 中国产经新闻报
专家预测,如果不加以控制,到2030年中国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到8兆吨,相当于目前全世界排放量的1/3。此前,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在世界自然基金会亚太低碳经济论坛上明确表述:“低碳之路并非要从碳税开始,碳税征收暂无时间表,发展低碳经济在中国是一条艰难道路。”在首届“全球智库峰会”上,“加大引导低碳经济的投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议题得到了专家们的广泛响应。

到底什么是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新瓶装旧酒”的概念转换还是新的市场产业增长点?低碳经济到底是后危机时代的产物还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低碳经济是不是就不能开好车、住大房子?带着这些疑问笔者走访了相关专家。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近日表示,只有发展低碳经济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们国家能源安全的保障能力。更重要的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一旦成为强制性目标,将给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革命性的转变,低碳经济也将真正走进中国人的社会生活。

正视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低碳经济其实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的核心都是一致的,”发改委研究员能源所能源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高世宪对笔者说:“都是高利用、低排放。低碳生产是一种可持续的生产模式。要实现低碳生产就必须实行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而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计划主任杨富强博士则认为,把低碳化简化为怎么样利用低碳能源、可再生能源来保证经济的发展,这样理解比较片面。“低碳化发展之路就是在总结以往的环境和生态保护、资源供应安全和节约的经验教训,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条件下,一种简洁的提法。”杨富强博士这样解释低碳经济。

多数人对欧美国家城市的向往造成了对低碳经济的误解。从资源消耗量来讲,美国等发达国家,并不能称为低碳型社会。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人类碳足迹”测算显示,按照美国的生活方式,养活人类需要6个地球,养活欧盟的生活方式需要4个地球,而养活中国目前的生活方式则只需要一个地球。无可否认,中国经济增长的同时能源需求总量增长过快。本世纪头几年,能源弹性系数达1.0左右,总能耗从2000年的13亿吨标准煤达到了2008年的26亿吨标准煤,这足以表明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是资源消耗型的。近年来,中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逐年增长,人均排放都已经超过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总排放量更居世界首位。

“如果我们的经济还是按照目前的模式去发展,恐怕再过十几年就发展不下去了,因为资源环境和气候变化因素限制死了。那时的衰退恐怕比我们现在碰到的金融危机还要厉害。更重要的是,到时候即使你想转型肯定要付出高昂的代价,结果很可能就是社会动荡。”杨富强博士坚定地告诉笔者,“而低碳经济既是后危机时代的产物,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机遇。要改变我们的经济发展模式、对自然资源索取的方式以及人们生活的习惯和思维方式,这些都是革命性的转变。这种转型不亚于革命前辈所走的长征之路,长征使中国革命产生了根本性的转折,现在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样面临这样一个转折。”

发展新能源科技与提高能效并举

无论何种定义,事实上中国的低碳经济之路已经在走。中国近年来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发电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截至2008年底,中国累计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已超过印度,成为全球第4大风电市场,同时也提前实现了可再生能源“十一五”规划中2010年风力发电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时的目标。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光伏发电的第一生产大国。“明年是国家‘十一五’计划最后一年,从目前情况看,20%左右的节能目标能够完成。在此基础上,国家将会继续关注节能,‘十二五’可能会提出气候变化战略和碳排放强度(每万元GDP的碳排放量)这样一些新的量化指标。”杨富强博士说,“两年前中国财政部已经开展有关碳税的研究,所以说,碳税不是子虚乌有,而是推出的政治时机的问题。如果在年底哥本哈根会议上中国开始承担发展中国家的减缓行动方案,政府可能会推出碳税推动国内的节能和碳减排。在2012年哥本哈根协议生效之后,政府基于国际和国内政治的考量后会推出碳税。碳税推出以后,能源税将会取消。”

即便如此,早在2002年,中国国家统计局和挪威统计局就曾联合作过一个课题:《征收碳税对中国经济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征收碳税将使中国经济状况恶化,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有所下降。受发展阶段的制约,现在的中国工业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产业结构的变化有其自身规律,简单的谈调整产业结构绝对是一种误导。那么具体如何发展低碳经济呢?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潘家华认为,在工业化阶段,提高能源效率是减少碳排放最为有效的手段。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工业能源效率的提升空间极大,最先进的技术与最落后的技术同时并存。“十一五”规划中涉及到的淘汰小火电、小水泥就是最好的例子。同时在交通和建筑行业,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能效提高大有可为。

到2020年,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是: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40%~60%,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降低50%左右。如果采取较为严格的节能减排技术和相应的政策措施,并且得到充足有效的国际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则中国的碳排放可争取在2030—2040年达到顶点,之后进入稳定和下降期。

低碳消费是文明的消费

作为一种经济模式,低碳消费方式是其重要环节。“节能型城市并不是低碳城市,低碳消费式城市对低碳经济进程更为关键。”天津环科院总工程师包景岭告诉笔者说:“适度消费、多样性消费,软硬消费结合,运用消费的梯级拉动来提升第三产业的比例才是低碳经济的保证。”很多人认为一旦搞低碳经济我们就不能开好车、住大房子、享受空调了。其实这是对低碳消费的误解。以交通为例,从北京到天津,乘坐城铁只需要半小时,何必浪费时间自己开车呢?建筑节能越来越成熟,室内一年四季恒温恒湿满足了人体舒适度的要求,这是消费的进步而不是牺牲。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也曾有过类似表述:“不应把低碳经济更多地关注在一些科学技术层面上,而是要改变一种生活方式,将低碳经济作为生态文明重要的技术选择。”

在日前中国北京国际环保展上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对气候变化的关注程度更甚于美国和英国消费者。其中有69%的人愿意改变生活习惯来应对气候变化。在不少专家看来,中国消费者愿意为低碳产品“埋单”的姿态,将会带来众多商机。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低碳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