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沼气池冬季低温发酵难题利用废水解决

2010-01-20 12:31:31 中国环境报

  时至寒冬,黑龙江省乡村的一些家庭小沼气池由于气温低无法发酵而不得不“趴窝”。然而记者近日到海林市海林农场采访时却发现,职工家沼气灶的火苗依然很旺。

  农场沼气站何以在寒冬里也能不间断供气?海林农场党委书记周录春告诉记者,一是因为农场沼气站的规模大,并配备了大型储气罐;二是因为农场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技术改造,利用一家工厂的工业废水为沼气池增温。

  据了解,海林农场2003年前后,大力发展养牛业,很快奶牛的存栏数就达几千头。然而每到夏季,牛粪味四处弥漫。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农场修建了12个奶牛标准化养殖小区和1个核心区,从而结束了人畜混居的历史,实现了奶牛集中化标准化饲养。饲养集中了,但粪便的污染也更集中了,堆放不仅占用大量耕地,风吹雨淋也污染了空气、河流和地下水。

  通过自筹资金,2006年初,总投资528万元、设计年产沼气43.2万立方米的一个大型沼气站在农场建成运行。为了解决沼气池因气温低无法发酵以及池体因低温冻裂的问题,农场特意配建了一套燃煤锅炉,以便在冬天为池体加热。

  沼气虽是绿色能源,但还得燃烧煤炭,这个矛盾的现实让人哭笑不得。

  然而,到了2006年夏天这个状况有了改变。农场及农垦环保部门时常接到农场职工及周边农民的举报,称位于农场场部的糖甙厂浸泡甜叶菊的黑绿色废水超标排放。而农场管理层发现,这些废水本身含有大量有机物质,而且常年有40℃左右的温度。何不把含有大量有机物的废水引到沼气池中?这样既可以给沼气池发酵增加温度,又可以节约稀释牛粪的净水。不久,一条管道从糖甙厂铺设到了沼气站。从此,场部地区的居民家庭用上了持续不断的沼气,而每年只需花费百余元。

  2007年底,投资426万元、年产沼气48.2万立方米的第二座沼气站建成并投入运行;2008年,投资120万元、年产沼气7.6万立方米的第三座沼气站建成并投入运行。

  随着沼气产生量的增加,农场场部及附近的职工都用沼气来做饭,剩余的沼气则被用来发电。周录春告诉记者,目前,农场已安装了4台发电机,总装机269千瓦,日发电达4000度。这些电供给糖甙厂车间、奶牛场及街路广场的照明。而制沼气的副产品——沼渣和沼液则被用作种植有机粮食和有机蔬菜的肥料。周录春说,目前,农场奶牛存栏数已近1万头,猪的存栏数也有两万余头,猪粪的开发利用还是空白。下一步,农场打算再建一座大型站和8~10个中型站。这些站的冬天增温靠农场企业自产的太阳能加热设备,新增的沼气则主要用于提纯,并最终用作农场职工家庭汽车的燃料,并部分实现商业开发。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海林 沼气池 黑龙江 生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