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李俊峰:风电产业竞争力正在增强

2010-02-01 17:26:35 网上读报

  2005年,继国家发展改革委首次实施特许权招标后不久,风电设备招标的硬性指标,国产化率70%政策出台,旨在用政策的引导,来支持国内风电设备产业的发展。

  2010年1月13日,国家能源局确认,发改委取消了风电设备国产化率70%的规定。

  记者为此采访了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李俊峰。他认为,国产化率的取消,符合我国风电发展的客观规律。“当初政策的起因是我国的风电产业处于发展初期,当时的核心技术多是引进外资的,关键设备依赖进口。而目前,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完善,我国风机的生产能力约为1400万~1500万千瓦,占全球的三分之一左右,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要,某些企业已经开始供应欧美市场,产业链也比较完整。在这样一个发展阶段,政策的取消也是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它也会促进我国风电产业和市场的国际化,与国际惯例接轨。

  目前,关于风电设备产能过剩这一争议颇受关注。李俊峰说,市场经济本来就是一个优胜劣汰,追逐利益的过程,很多企业就是因为看到风电市场的潜力而愿意投身其中,国家提出的发展目标是非化石能源2020年要达到能源消费量的15%,而目前距离这一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目前增长率约为每年0.5个百分点。中国的光伏发电和风电装备产能是相对过剩,而不是绝对过剩。我国风能使用潜力相当可观,东南沿海及其附近岛屿是风能资源丰富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大于或等于200瓦/平方米的等值线平行于海岸线;全年中风速大于或等于3米/秒的时数约为7000~8000小时,大于或等于6米/秒的时数为4000小时。新疆北部、内蒙古、甘肃北部也是中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有效风能密度为200~300瓦/平方米。黑龙江、吉林东部、河北北部及辽东半岛的风能资源也较好,有效风能密度在200瓦/平方米以上,全年中风速大于和等于3米/秒的时间为5000小时,全年中风速大于和等于6米/秒的时间为3000小时风能输送为全国所用。李俊峰认为,现在有报道指出,内蒙古等个别地区出现风电弃风现象,一方面是由于特殊天气造成的,另方面是电网建设滞后、调节能力不足造成的,要从技术上和机制上双管齐下,才能避免资源浪费。要从提高非化石能源比例这一大局出发,要有全国一盘棋的思想,才能将风电更好地利用起来。

  李俊峰说,我国陆地风能发电约占风能的70%,海上风能约占30%,我国海洋面积广泛,海上风能也是大有可为的,目前,海底电缆的应用,海上风能设备的维护,使海上风电发展从技术角度和经济角度上讲比陆地风能具有更大难度。

  他强调,外界在风电设备制造领域存在一个误区,就是认为老牌的、大的厂商,供货就一定更好,但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是产品质量、售后服务支持平台,这些才是决定企业长远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一些规模小、新成立的厂商,人们的认可程度比较低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只要做得好,后来者居上也是可能的。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风电 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