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面实施大城市、大园区、大产业“三大战略”,湖北省黄石市呈现大建设局面,跨越式发展建设打破了电网设备昔日宁静的运行状态,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风险迅速增加。
2012年8月20日,黄石市政园林局在没有告知供电公司的情况下,在运行中的220千伏秀栖线下移植景观树,线路突然对吊臂放电,发生跳闸。这次外力破坏终止了黄石供电公司输电线路“零跳闸”664天的安全纪录。该公司相继出台“挂控包”设备运维、护线驿站管理等一系列措施,着力优化电网运维外部环境。
创新电力设施保护方法
2012年8月,黄石供电公司推出了以单位领导及部室挂点电网设备、基层单位负责人及管理人员控制设备运行指标、班组“设备主人”包保设备安全的“挂控包”三级设备管理体制。
该公司安全监察质量部的统计显示,实施“挂控包”管理以来,有效遏止了外破事故的发生,发现并督导处理重大隐患11起,设备缺陷消除率提高12%,安全隐患改造立项9项,输电可用系数达到99.977%。
今年3月,该公司又对所辖106条1700千米输电线路全部实现属地化管理,将途经黄石境内的2条特高压线路、5条500千伏线路共计337千米675基杆塔,逐段逐基落实到属地供电所并责任到人。据不完全统计,4月至7月,属地供电所向运维单位反馈山火隐患5起、线下建房7起、导线悬挂异物3起、树障4起,为遏制线下违章建房和消除隐患取得主动。
该公司还绘制输电线路外部隐患分布图,推行状态巡视、远程监控,建立一患一档,明确外力破坏关键点,对重大施工现场实行重点盯防或蹲守监控。截至8月29日,黄石电网220千伏输电线路实现连续369天“零跳闸”记录。
积极争取政府支持
黄石供电公司意识到,要防止输电线路遭外力破坏,必须依靠政府行为和社会行为共同推进。
为此,该公司积极寻求政府对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支持与理解,先后与黄石县区级政府达成“一月一反馈、一季一总结”的政企碰头沟通机制,并签订责任书。
该公司与政府相关部门达成电力设施保护区作业进入许可制度,凡城市规划涉及高压线路通道,须由供电企业现场勘察并出具可行性意见后,规划部门才能批复规划红线。去年以来,该公司出具可行意见26次、不可行意见17次,均被城市规划部门采纳。今年3月以来,在政府相关部门的介入下,阳新县富池镇一户线下违章房屋成功拆除,黄石城郊及大冶等地的6处线下房障等问题迎刃而解。
对盗窃电力设施的违法行为,该公司不断完善警企联动模式,充分发挥电力行政执法大队、电力警务室的作用,从严查处一批涉电案件。自2010年以来,黄石警企联合清理145个废旧物资回收站,斩断不法分子的销赃通道。
发动全社会的力量
黄石供电公司总经理李小平告诉我们:“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对保护电力设施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结合黄石电网风险点分布情况,该公司在全市街道和乡镇设立26个护线驿站,聘用一批责任心强、觉悟高的村民做护线员,形成网格化的护线网络。
去年,黄石供电公司重奖首位举报线下违章作业的市民,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群众通过95598报告各类设备故障、外破隐患43次,15位热心市民获得奖励。
早在2009年,黄石供电公司就与公安机关联合成立湖北省首个特种车辆驾驶员协会,建立特种车辆台账,掌握车辆施工动态。4年多来,1200多名特种车辆驾驶员成为防外力破坏工作的“编外人员”,多次通报线下大型机械作业险情。
大冶市金湖街办柯湾村220千伏栖姜二回线下,原来有一座杂草丛生、灌木遍布的荒山,往年山火警报不断,威胁线路运行。供电员工与村民多次沟通,帮助承包人种植低矮经济果林,实现了线树的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