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美电缆巨头入华先立“规矩”

——中国标准为何让外企定?



2013-09-18 08:17:52 中国机电工业   作者: 卢飞强  

一份由一家美国电缆公司和中国第三方独立机构联合发布的行业标准,正在推动规模庞大的中国电线电缆市场步入“标准时代”,而这会让身处该领域超过7000家的本土企业,直接输在起跑线上吗?

2013年7月份,正在因为一些标志性事件的出现,而注定成为中国电缆业发展中一道重要的分水岭。

月初,行业领头羊之一、地处江苏南京的国有大型电缆企业宝胜集团被央企中航工业收编,引来业界一阵感慨唏嘘,人们惊呼:素来“散、乱、差”的中国电缆市场难道真的即将拉起整合大幕?

这一股讨论尚未有定论,自7月中旬开始,以“安全与创新”为主题的一个系列巡回论坛先后到达中国电缆市场四大重镇天津、杭州、广州、西安(按照计划,未来还将在郑州、昆明、长沙举行)。论坛所到之地,尽邀电缆业内专家、学者及企业客户一起探讨交流,场面热闹非凡。

然而,你肯定猜想不到,该论坛的举办者既不是与中国电缆产业相关的某个行业协会,也不是某家本土大型企业,而是一家刚刚来到中国不足一年的外资企业——美国通用电缆!

总部位于美国肯塔基州海兰黑茨的通用电缆,已经有170年的发展历史,其在能源、工业、特种、建筑及通讯市场所用的铜、铝、光纤导线和线缆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和销售等方面,均处于全球领导地位。2012年,通用电缆实现了60亿美元的销售总额,按规模位居行业世界第三。相比较同期的中国电缆企业,即便最大规模者诸如远东、上上,也都不超过20亿美元。

不过,虽然是一家名副其实的全球电缆界“大腕儿”,但很多中国人并不熟悉通用电缆,究其原因,主要是通用电缆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相当晚——不但时间晚,其手段也颇为“另类”:2012年,通用电缆收购了同样位于北美的加铝电缆,随后通过迅速整合其在中国地区的业务,由此正式进驻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电缆市场。2012年,中国电缆市场突破1.2万亿元,占到全球市场三分之一左右。

说到这里,不少人肯定会纳闷,像通用电缆这样的跨国巨头,其来到中国这样“总量大、增速快”的电缆市场,不是应该立刻携其“领先技术、高端产品”在市场上有所作为吗?又何必以“安全与创新”为主题在全国几大城市巡回举办论坛,组织这样一种高调而又似乎很不实在的行业交流活动(毕竟企业的主要目的是赚取利润而不是普及知识)?那么,通用电缆到底打的哪门子算盘?难道这家美国企业真的打算给中国电缆界来一次有关“安全与创新”知识及理念的普及?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一次,这个醉翁不是别人,正是美国通用电缆。

醉翁之意,在乎“标准”!

“《额定电压0.6/1kV铝合金导体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能源行业标准已经上报审批,预计下半年可以发布实施。该标准由上海电缆研究所与美国通用电缆(中国)有限公司共同负责起草。”

“铝合金导体低压电缆行业标准的制定,为产品评定和质量监督奠定了基础,是规范产品市场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上述两段话,出自中国电线电缆行业标准委员会主任陈昆的演讲,而这个演讲,则是2013年8月9日美国通用电缆所举办“安全与创新”论坛(西安站)的主要内容之一。

说到这里,你肯定已经猜到几分,没错,一份有关中国铝合金电缆的行业标准已经制定,预计今年下半年开始实施!如陈昆所言,该标准由作为独立第三方(既不是电缆买方,也不是电缆卖方)的上海电缆研究院与美国通用电缆(中国)有限公司共同负责起草。

大多数情况下,一旦说到标准,中国企业界往往会犯怵。早些年,受自身技术水平的限制,中国有不少行业的标准都引自国外,或由外国企业帮助制定和建立。这些“外来”的标准,初期的确帮助中国市场向着更加规范的竞争秩序、质量监督方向进步,但到最后,本土企业由于缺乏对标准的话语权,很容易导致在同跨国公司的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也由此在中国企业界长期流传这样一句话,叫做“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

然而,你会惊奇的发现,对于上述有关铝合金电缆的这份行业标准,不少业界人士并不以为然,在西安站论坛当天,一位来自陕西宝鸡的客户就这样表示:“中国电缆市场是个乱天下,什么标准都没用,尤其是中国的电缆都用铜做材料,这个铝合金电缆听都很少听过,推广起来肯定很难。”

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

从实际情况来看,中国的电缆市场算得上是最缺乏“真正标准”的产业市场之一了。长期以来,由于产能严重过剩、企业数量众多,导致该行业竞争的一个基本原则竟然是“价低者胜出”(由于大多数企业均在低端产品领域竞争,产品质量往往差异并不大,价格甚至成了竞争中远远重要于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的因素)。这种竞争形态的结果就是:“劣币驱逐良币”,借用一位专家的话说:“谁的便宜谁就赢,这就是鼓励上规模,因为规模大了才有成本优势,结果就是打击了行业整体的研发和创新”。

而纯粹的价格战,直接导致电缆市场成了机械工业领域几乎最难挣钱的行当之一。几个简单的数字足以说明一切:总产值超过1.2万亿元(世界最大,占全球份额超过30%)的市场,竟有超过7000家企业参与竞争,其中产值规模最大者也仅仅才百亿元左右,大部分企业在低端领域狂打价格战,行业整体平均利润率不足5%;实际产能超过现有需求3倍以上,产能严重过剩,而企业为了靠规模效应获得价格竞争优势,往往明知过剩却还不停扩大产能,于是乎,纯粹的买方市场导致电缆企业呆账、坏账问题严重,时不时还爆发一轮三角债危机……

很多人可能并没有意识到,看似姗姗来迟的美国通用电缆,其对于上述中国市场的一切,很显然“了然于心”,并且“早有准备”,而上述铝合金电缆行业标准的制定,所瞄准的,正是——



正文未完,请点击分页

责任编辑: 江晓蓓

标签:美电,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