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煤化工发展速度应放缓

2013-10-23 08:57:00 中国化工报

 “十一”期间,北京及周边地区雾霾进一步加重,引发各界高度关注。这是偶然还是必然?“我国雾霾在石油峰值的平台期开始逐年加重绝非偶然,是后石油经济时代的必然结果”。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国际能源经济与气候变化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冯连勇在10月13日召开的北京国际能源经济与气候变化研讨会上明确提出了这一观点。

研讨会上,来自瑞典乌普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的能源经济及环境专家学者,就石油峰值及后石油经济时代,特别是我国煤化工的兴起对雾霾的形成及环境的影响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冯连勇对后石油经济时代与中国的雾霾关系给出的理由是:世界常规石油产量2006年已经达到峰值,之后产量虽有增长,但由于增长部分基本是非常规石油,成本高、环境代价大;我国自2010年以来已经处于石油峰值的平台区,由于石油资源的稀缺性必然导致石油峰值的到来。我国各大油田石油开采的成本越来越高,大庆油田已在使用第三代驱油剂,且产量增长无望;长庆油田每年钻井量增加万余口,成本高,稳产压力极大;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接近60%,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石油进口国。如此一来,我国更大规模地开发利用煤炭,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而事实一再证明,煤炭的大规模使用,是我国雾霾不断加重的原因之一。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陈彬教授则认为,无论一个城市,还是整个地球,和人与动物的吃喝拉撒一样,必然存在一个“碳代谢”的现象,“吃”的煤多了,排出来的碳及其有害代射物自然就多。

冯连勇认为,我国当前利用煤炭的主要途径是大力发展煤化工,比如利用煤制石油和制天然气。我国正在开始的新一轮煤化工,包括煤制油和煤制气等,将对中国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而作为替代的非常规能源的大发展,势必造成大量空气污染物的排放,进而造成更为严重的气候影响,对我国的环境保护形成更大的压力。

杜克大学近日发布研究报告称,煤制天然气计划较传统天然气可能多产生7倍的碳排放,较开发页岩气多耗用100倍水资源。报告指出,中国计划建设40座煤制天然气工厂,可能满足中国未来数10年大部分用气需求,有助于替换发电所用的煤,并降低对高价进口能源的依赖。若40座工厂全部建成投产,在为期40年的使用期内,每年可合计生产2400亿立方米天然气,但是同时将排放27.5亿吨温室气体。

据记者了解,除煤制天然气以外,目前我国已建和拟建的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醇、煤制二甲谜等煤化工项目也呈一哄而上之势,项目之多、耗煤量之大令人咋舌。

冯连勇介绍说,大气中总共含碳8000亿吨左右,至2005年大气中的CO2浓度已达到380ppm,而工业革命前的浓度大约为280ppm。这增加的100ppm主要来自人为消费的化石能源燃烧所排放约为3110亿吨的碳所导致。为了将未来大气CO2浓度控制在450ppm以内,人们必须降低当前的碳排放强度,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费。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低碳经济研究所所长赵晓丽长期关注我国环境的外部性与环境的公平性问题。她认为,空气污染物排放导致的健康损害非常明显,我国一些癌症村都分布在环境遭到严重污染的地方。大量的煤化工项目放在西部,势必对本就脆弱的西部环境造成新的不公平,这需要引起各方重视。

冯连勇通过对一些煤化工项目实地调查,感到煤化工的大发展对环境影响的一大问题是对水资源的大量消耗。为此,他呼吁各级政府高度关注我国特别是北方的水危机问题。

后石油时代,特别是煤化工发展速度仍较快的情况下如何保护好环境?专家们给出的建议是:适当降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再度放缓煤化工产业的发展速度,推行最严厉的环保制度,发展与环保兼顾,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石油峰值与后石油经济

所谓石油峰值论,说的是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在某地区产量达峰值后将不可避免地下降。

如果确认了石油峰值的来临,那么就可以说世界正在进入“后石油”时代。这个时代将大致有如下特征:一是石油产量已经处于高峰平台期;二是油价在高位剧烈震荡;三是很多国家和公司开始行动应对石油峰值。它将对世界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都产生巨大影响。换言之,就是石油成本越来越高,产出率越来越低,生产难度越来越大,价格也会一路走高。

如果“后石油”时代真的来临,未雨绸缪将是应对石油危机的不二选择。从可持续性来看,应尽快调整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新能源,减少对石油进口的依赖,不仅关系到国家经济,更关系到国家安全。

 




责任编辑: 张磊

标签:煤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