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为“非常规”注入资本活力

2014-02-19 10:02:07 中国石油报

“页岩气革命”给世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能源业主有限合伙人基金模式可谓是功不可没。它让百余年来一直被各大石油公司搁置一旁的页岩气开发在最近10年得到了井喷式发展。可以说,没有大量专注于能源开发的有限合伙人基金的持续投入,美国中小石油公司就无法在页岩气开发领域取得成功。

因此,在对本土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进行研究和开发的过程中,中国石油企业也应考虑采取美国模式,引进民资参与页岩气的勘探开发。然而,在国家大力推进页岩气开发之际,我国风险基金想要取得美国同行那样耀眼的成就,并不容易。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两点。

一是专注度不够。我国风险私募基金选择的大多是先炒股、后炒房的发展路径,很少有专注于某一行业的风险投资。

目前,一些冠名某行业风险投资的基金常栖身于Pre-IPO(上市前投资)市场,无心投资行业实体,专注于石油石化产业的基金更是寥寥无几。一些涉足能源领域的私募基金,实际主营业务却集中在房地产等行业中,能源只能算是它们的兼职。因此,勘探企业一旦遇到难关,或者其他行业能马上获得暴利的时候,基金公司就立刻抽资,导致风险勘探企业无法获得稳定的投资支持。

二是部分基金炒概念融资。一些基金打着页岩气风险投资的牌子,承诺连续3年年均40%的回报率。在目前国内页岩气开发面临成本难题的现状下,这样的回报承诺实在是让人怀疑其承诺能否兑现。

因此,在风险勘探资金筹备和运用方面,我国急需培植一批专业化的能源风险投资有限合伙人基金和投资分析团队,来规范、快速地发展我国能源业主有限合伙人基金事业。为此,我们应尽快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成立专业的基金管理平台,由一个专业化的基金管理平台来规范化地培植、管理、审核、审计、监督风险投资基金。几大石油公司可与石油金融平台一起合作,发挥其专业性,做到“让有能力的人做专业的事”。应让国联能源基金成功投入西气东输三线工程的成功案例成为业内常态,并且发扬光大。

第二,培养专业的人才队伍。在目前深化改革浪潮的背景下,石油金融在现阶段的中国是个全新的领域,从事金融行业的石油人才需要从“零”做起,进行全面的、有层次的团队化培养,涵盖面要广。只有政策、法律、金融、市场行情、风险控制、工程管理、审计等诸多方面都有一流的人才团队支撑,才能做好能源风险勘探投资事业。

第三,转变融资理念,灵活运用融资手段。在目前流动性偏紧的大背景下,市场利率化和互联网金融浪潮带来了金融改革的新环境,因此转变融资理念势在必行。风险投资基金不同于债务,属于投资人权益,而且承担了投资人应承担的投资风险。这就意味着石油企业的融资和投资风险能得到有效化解。此外,相关的基金退出策略可以保证经营者控制权,帮助企业很好地维持风险与权益相平衡。

第四,建立专业基金“孵化器”。盘活民间资本,将其吸引到成熟的专业平台中,以获得规范化成长,使中国能源有限合伙人基金在石油领域拥有专业的投资水准,并且专注于石油领域。

第五,合理规范管理的退出机制。在平台内将基金和投资项目规范化管理,保证在退出过程中权益人权益与义务,使基金在上市退出、回购退出、清算退出的过程中合理化、合法化、制度化。

毋庸置疑,灵活运用金融工具将有效降低石油企业勘探开发的风险,使资本的价值在最大限度上发挥出来。在这一过程中,打造成功的能源有限合伙人基金,将是搞活中国石油金融行业的关键一环。(作者:于鹏为北京石油交易所分析师)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页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