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企业投资国内煤矿:
全国两会期间,工业缝纫机行业的“带头大哥”中捷股份开启了向能源领域转型之路。据该公司公告称拟使用12.15亿元自有资金收购贵州拓实能源有限公司旗下的五座煤矿。
新湖中宝在2012年6月,收购了贵州省纳雍县沙子岭煤矿探矿权和旧院煤矿的探矿权,交易资金总额为6.4亿元。
天伦置业也于同年11月,也通过收购介入贵州煤炭资源整合。
成城股份2013年2月2日公告重组方案称,拟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募集资金45亿元,收购贵州盛鑫矿业100%股权。
国内企业投资国外煤矿项目:
2012年,兖州煤业以80亿澳元并购了格罗斯特煤炭公司。与此同时,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先后在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尼西亚、蒙古国以及非洲、中东等国家和地区,承担了资源勘探、空间测绘、煤层气评价、煤层自燃监测、地理信息系统研建等项目。
据保利能源公司企业发展部副主任孙长云介绍,目前,保利能源公司正在筹备开展煤炭进出口贸易,并与澳大利亚、美国等探讨开发海外资源。
2013年12月中下旬,神华集团与美国博地能源公司签署合资协议,在新加坡成立华博煤炭贸易公司,从事国际煤炭贸易,尤其是中国从美国进口煤炭的业务。双方分别持股50%。差不多同一时间,神华集团对外宣布,以2.47亿卢布(约合4500万元人民币)竞得俄罗斯扎舒兰矿区煤炭勘探和开采的资源使用权,涉及煤炭储量约2.5亿吨。更早些时候,神华集团与蒙古国签署了2个备忘录,明确了其与蒙古国公司修建蒙方口岸标准铁路和开展煤炭贸易的相关事宜。业内人士称,神华集团的这一举动,令其投资蒙古国塔本陶勒盖煤矿的僵局出现转机。
国外企业投资煤矿项目:
2013年,嘉能可国际公司与斯特拉塔公司合并后,在全球拥有煤炭资源量350亿吨,掌握了1.2亿吨的煤炭贸易业务,贸易额占全球约10%,成为全球最大的煤炭出口商。到2016年,计划提高动力煤产量至1.79亿吨,在未来8年内重点加强南非地区的煤炭开发,新建10个矿区。
淡水河谷公司积极推进位于莫桑比克太特省的莫太兹煤矿和矿区至港口的两条铁路建设,计划建成年产超千万吨的大型煤矿。
日本三井物产以4000万澳元收购Nu煤炭(Nucoal)公司位于新南威尔士州的杜乐溪项目,该项目处于勘探阶段,煤炭资源量5.12亿吨。
英美矿业公司将致力于加拿大和南非的煤炭资源开发。
链接:国外企业出售旗下煤矿项目:
据印度媒体今年3月份报道,阿达尼集团(Adanigroup)正计划出售旗下在澳洲的煤矿和铁路项目50%股权,用于筹措开发这些项目所需的80-90亿美元费用。
力拓公司2013年以10.15亿美元的价格将位于澳大利亚的年产1000万吨的克莱蒙特煤矿50.1%的权益出售给嘉能可国际斯特拉塔公司,并有意继续出售其他动力煤资产。
固本能源公司近期将价值35亿美元的5个井工矿和煤炭河运业务出售给默里能源公司,将业务重心转向天然气开发。默里能源公司因此替代固本能源公司成为美国第五大煤炭公司。
美国阿奇公司以4.35亿美元的价格将全资控股有限公司——峡谷燃料公司出售给博伊资源公司,峡谷燃料公司的主要资产是位于犹他州的2个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