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中缅油气管道探索国际能源合作新模式

2014-07-09 13:59:03 中国新闻网   作者: 董冠洋  

中缅油气管道作为中缅经贸合作的重要板块,其“四国六方”跨国合作探索出了国际能源合作新模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相关负责人9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缅甸自然资源丰富,并连接南亚与东南亚,有很大潜力成为地区商业枢纽,中石油未来或在下游合作开展石油石化项目和天然气利用项目,也将为缅甸当地带来更多就业。

中缅油气管道项目由中、缅、韩、印四国的六个投资方出资共建,分别成立了东南亚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和东南亚原油管道有限公司,中国石油股比均为50.9%。其中,天然气管道是四国六方合资共建,原油管道是中缅双方合资共建。

中缅天然气管道长793公里,设计输量120亿方/年,项目建设一期投资21.5亿美元;中缅原油管道长771公里,设计输量2300万吨/年,项目建设一期投资22.5亿美元;作为中缅原油管道的配套工程,在马德岛建设规模为30万吨级原油码头1座,年接卸能力2300万吨。

能源合作是中缅合作的重要领域之一。今年6月底,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见缅甸总统吴登盛时表示,中缅友谊源远流长,中方愿同缅方结合两国发展战略和产业规划,发挥资源、资金、市场等互补优势,拓展合作领域;要确保油气管道、矿业开发等重大合作项目顺利实施和安全运营。

据透露,从2013年7月28日投产通气到2014年1月15日,中缅天然气管道累计向国内输气4.87亿立方米,缓解了中国国内冬季供气紧张;同时累计向缅甸国内分输天然气271.7万立方米,为正在快速发展的缅甸经济社会提供了能源支持。

多方合作、跨国运营是中缅油气管道项目的一大亮点。合规诚信运营,支撑了来自多元文化的股东融合与信任。以“最易”发生“僵局”的董事会为例,东南亚管道公司总经理、合资公司总裁姜昌亮透露,经历了磨合期,现在董事会前,公司要先与各股东方在工作层面进行充分沟通,避免争而不决的情况出现。

中石油相关负责人介绍,中缅油气管道项目建设过程按照国际规则管理,是确保项目顺利投产和平稳运行的关键。东南亚合资公司从项目预可研阶段开始,就在包括设备选型、设计、施工在内的每一个重要环节,严格按照国际管道项目规范和模式操作,并采用合法合规的国际招标模式引入参建单位及供货商,同时优先考虑资源主权国的本地企业。目前,来自缅甸、印度、中国、美国、德国、英国、阿联酋、泰国等国的有资质公司均有参与。

事实上,中缅天然气管道是缅甸第二个天然气出口通道,除了对本国能源供应的支撑,外汇、税收、过境费、路权费、培训基金、投资分红也为缅甸带来可观的直接收入。用工本地化也为缅甸项目当地提供了大量就业。据项目负责人透露,已有226家缅甸企业先后参与项目建设,高峰时缅籍用工达6000人。当地用工已超过290万人工时,中缅管道项目当地员工不断增加。同时,该项目在社会公益事业上的投入已达到2426万美元,惠及教育、医疗、供水、供电等相关领域。

中国企业“出海”的一大困扰即难以预见、难以克服的政治风险。2012年,缅甸国家政治体制发生深层次变化,部分非政府组织制造反对管道建设的负面舆论;政府更替造成项目人员出入境、物资申报、税收政策反复调整,工作量骤增;同时,缅甸民族和宗教冲突,也严重影响到管道的正常施工。

到2012年9月底,境外段工程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总体偏差超过20%,线路工程油气双线焊接尚余271公里,站场工程剩余工程量超过85%,营地建设整体进度滞后5个月。

项目负责人向中新社记者透露,对此,项目管理决定采取“切割工作量”办法,一段一段地从组织不利的承包商手中抠出,设备物资由无效率的乙供改为甲供,最终天然气管道如期具备投产条件。“虽然在改革的过程中,国内的社会经济情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自始至终,我们是得到了缅甸政府和当地人民的大力支持,这也是我们项目能够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该负责人说。

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四国六方”的顺畅合作,彰显中国企业是国际规则的积极支持者,是可信赖的合作伙伴。

就未来的中缅合作计划,中石油相关管理人员透露,中石油正积极开展在上游缅甸西部海域A1\6\8区块的油气勘探开发以及中游天然气和原油管道建设,在缅甸仰光省支持援建了第4、第5两座化肥厂。下一步,可以考虑在下游合作开展石油石化项目和天然气利用项目。

“相信这将对缅甸的能源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这位管理者对中新社记者指出,缅甸自然资源丰富,又是连接南亚和东南亚的重要纽带,将来有很大的潜力成为该地区未来的商业枢纽。




责任编辑: 曹吉生

标签:中缅油气管道,国际能源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