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电力
  • 核电
  • “华龙一号”:我国核电踏上新征程

“华龙一号”:我国核电踏上新征程

2014-09-24 08:51:12 中国发电

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提高非化石能源发电比重,开工一批水电、核电项目”,到11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向大会提交了题为《加快推动“华龙一号”走出去,早日实现核电“强国梦”》政协提案;从荷兰海牙举行的第三届核安全峰会上,提出“发展和安全并重、权利和义务并重、自主和协作并重、治标和治本并重”的核安全观,到新一届国家能源委员会首次会议中,核电重启再次被提上议程。核电,这艘我国能源行业的清洁大船,已再度出发。

如果说,日本的福岛核事故,成为我们在发展核电道路上的警钟,那么保持了世界上比较高长期安全运行的我国核电走到今天,更需要将核电的质量控制、全寿命周期核安全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同时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营造发展环境,构建起一整套更加安全合理、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和人才体系,夯实核电安全基础。

如果说,当年核电的发展更多是依赖,那么我国核电发展到今天,更需要有学科完整、专业配套的核能科技体系,比较完整的核电关键设备制造和成套供应能力,先进的核电工程建造和EPC总承包能力,以及电站运行和维护能力,能够自主开发核电机型,拥有世界一流的核电技术品牌、产品品牌和服务品牌,以增强我们在世界核电舞台的竞争力。

而8月22日,凝聚着中国核电人三十多年心血的国产三代核电技术品牌“华龙一号”的总体技术方案,通过了国家能源局、国家核安全局牵头组织的由43位院士、专家组成的专家组的评审,并将在福建福清和广西防城港各建两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作为示范工程。这一切都在为我国核电发展奠定基石。

毫无疑问,相对于16%~18%的世界平均水平来说,我国核电仅占现有能源结构的2%的这一占比,的确偏少。但这同时也意味着,我国的核能发展将迎来更大发展契机。从我国核电发展时间表倒数最紧迫的事项做起,从最基础的安全做起,从制约我国核电发展最突出的问题做起,从“走出去”的关键环节做起,我国核电的发展才能进入一个全新模式。

当加强生态环保、向污染宣战的号角吹响,当“华龙一号”拉开核电发展的大幕,中国核电,将在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能源发展海洋中,寻找一片更为开阔的水域,‘走出去’将从‘借船出海’走向‘造船出海’,为中国核电的世界版图,构筑一块更为坚实的地基。

(一)“中国核声音”。3月24日,面对来自53个国家的领导人或代表,以及国际组织的负责人,国家主席习近平受邀在荷兰海牙举行的第三次核峰会上首先做主旨讲话。于是,一个关于“发展和安全并重、权利和义务并重、自主和协作并重、治标和治本并重”的中国核安全观,被世界所熟知。

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提出,要提高非化石能源发电比重,开工一批水电、核电项目。同时,全国政协委员贺禹等11人联名向大会提交了题为《加快推动“华龙一号”走出去,早日实现核电“强国梦”》政协提案。

4月18日,新一届国家能源委员会召开首次会议,提出“在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适时在东部沿海地区启动新的核电重点项目建设”。

是的,我国的核电发展版图正在绘制,始于秦山,基于“华龙一号”。这就像是一个隐喻:历经发展与自省、奋斗与崛起,现代中国的核电之舟,已经踏上新征程。

(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上世纪50年代,伦敦雾霾重重酿成灾难。在付出生命的代价后,英国人痛下决心整治环境,“雾都”重获新生。然而谁也没有想到,60年后的今天,中国的雾霾指数却连创新高。

叶奇蓁院士说,当前中国的能源主要依靠石化能源,其中70%左右来自于煤炭,这也是造成中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持续雾霾的主要原因,若不改变这种高度依赖煤炭的能源结构,提升清洁能源比例,十面“霾”伏的现状将难以破解。

新一届国家能源委员会首次会议上提出,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立足当前、深谋远虑、积极有为,针对我国人均资源水平低、能源结构不合理的基本国情和“软肋”,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提高能源绿色、低碳、智能发展水平,实施向雾霾等污染宣战、加强生态环保的节能减排措施,促进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走出一条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能源发展之路,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支撑。

“要向雾霾等污染宣战,就要铁腕治污加铁规治污,不能等风盼雨,要主动出击。要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宣战。我们去年出台了国务院治理大气污染的十条措施,在161个城市进行PM2.5数值的监测。今年我们主动加压,加大降耗力度,也就是确定能源消耗强度要下降3.9%,而去年实际完成是下降3.7%,这意味着要减少2.2亿吨煤炭消耗。”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13日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答记者问时的回答,至为精当。于是,核电发展呼之欲出。

(三)“中国速度”。1954年,当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奥勃宁斯克(音译)核电站在前苏联建成时,谁也没有想到,我国建设第一座核电站的梦想在38年后才得以在秦山实现,铸剑为犁,终于结束了有核无电的历史。但38年的时间,足以让我国核电建设的步伐远远被甩在了世界水平的后面。

时间是标注前进步伐的刻度,随后的日子,我国的核电开始了奋起直追。

从1991年12月15日,秦山核电一期首次并网发电,到大亚湾核电站、秦山二期、岭澳、秦山三期、田湾核电站……

从我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正式发布到“大型先进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核电站重大专项研发”成为国家十六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

从广东阳江工程一次性获批6台机组,创我国核电史上核准批量最大纪录,到2020年我国在役和在建核电装机容量将达8800万千瓦,远超法国,接近美国,成为世界第二核电大国的规划设想;

从自主设计建造30万千瓦和6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到实现中外合作建设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的能力;

从“单兵作战”到在国家有关部门推动下,形成我国核电企业“强强联合”抱团出海的合作机制。

不仅如此,在引入美国西屋公司的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之后,我国开始这一技术的自主化和再创新。目的就是,受让第三代先进核电技术,实施AP1000依托工程项目管理,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技术品牌。

显然,核电的“中国速度”已然矗立在世界的目光中。

(四)“自主化创新”。事实上,我国要消化AP1000技术,实现核电设计的自主化和设备的国产化,还要在AP1000的基础上开发出中国自主品牌的CAP1400等大型压水堆,这是我国核电事业中一项极具挑战性的艰巨任务。

2008年2月15日,国务院第209次常务会议上通过重大专项总体实施方案,并将CAP1400的研发和示范工程建设列为重大专项的重点任务。而这包括了两层含义:一是实现AP1000的自主化,二是开发出中国自主品牌的CAP1400以及进行更大功率的CAP1700的预研。

从英制转换成公制以适应中国标准,到评估、计算甚至试验来选定中国的材料和设备;从满足原设计的技术要求,到实现国产化替代;从复杂的演算到设计的提升;从原设计研究到自主创新。通过几年努力,AP1000的自主化标准设计已完成。

而在自主化的基础上,我国核电加大创新力度。经过自主研发,将实际发电能力从原来AP1000的125万千瓦提高到CAP1400的155万千瓦。同时提高反应堆的功率,重新设计反应堆堆芯、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主泵、主管道、钢制安全壳、汽轮发电机组等关键设备,并加大改进力度,补充安全设施。

于是,好消息接踵而至。4月28日,由华能集团与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合作开发的国家重大专项“CAP1400核电示范工程1号核岛”负挖在山东省荣成市石岛湾完成,核岛正式开工前的各项基础施工正按计划开展。初步评估,CAP1400示范工程工期控制在50~56个月,造价在每千瓦1.6万元人民币左右。

3月初,由中广核和中核共同研发的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的,已完成初步设计并启动施工设计。更加令人振奋的是,时隔5月,“华龙一号”总体技术方案通过了国家能源局、国家核安全局的评审,并将在福建福清和广西防城港各建两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作为示范工程。至此,我国已完全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技术,且各项技术指标全面达到全球最新安全要求,满足美国、欧洲三代技术标准。

至此,我国核电品牌自主化的创新之路开始收获阳光。

正文未完,请点击分页

责任编辑: 曹吉生

标签:华龙一号,核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