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环境与市场需求的双重压力之下,不少企业以创新的能源技术与商业模式,在分布式能源领域深入研究,实现了一批颇具规模的、具有示范意义的分布式能源站。如广州大学城分布式能源项目、北京燃气控制指挥中心燃气冷热电能源站项目,湖南长沙黄花机场T3航站楼天然气热电冷多联供泛能站项目、广东肇庆新区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以及中德生态园项目等,这些示范项目既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又达到了节能环保的成效,发展前景乐观,给业界提振了信心。
以近期实现成功运行的广东肇庆新区的首个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为例,这座分布式能源站主要使用天然气为燃料、冷热电联产、实现了能源的梯级利用,通过电网和天然气管网组网运行,向一定区域内的用户同时提供冷、热、生活热水等能源服务,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余能的利用。比如,天然气发电后产生的烟气余热,通过热水加热器回收,生产可供应周边商务写字楼、宾馆、学校、医院、餐饮的生活用水。这就是说,在传统的发电方式过程中,这些带有丰富热能的烟气自然流失了,从而导致了能源利用率不高,只有40%-50%;而分布式能源站则可利用天然气发电后产生的烟气余热,生产出生活热水,或通过被溴冷机吸收进行制冷并输送冷气,这样就实现了区域内用户多种能源需求,且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高达80%以上。
据介绍,肇庆新区面积约115平方公里,被称为“国家低碳绿色发展示范区”,是广东探索新型城市化进程的先行区和实验区,肇庆新区的能源建设采用了新奥集团提出的泛能站技术体系,未来将在新区内规划建设23个泛能站,这些泛能站在管网的连接下,组成泛能微网,泛能站能储能,站与站之间的能源利用还可以互补。据了解,分布式能源技术在国内已有应用,但均为单一业态的应用,如此大范围使用冷热电联供的地方,肇庆新区属于全国首个。新奥集团承建的2号泛能站是肇庆新区首期在核心区建设的5个分布式泛能站之一,于今年3月1日率先破土建设,主要为北京师范大学肇庆附属学校及周围方圆1.5公里范围内的行政、商业建筑供能,9月1日已正式实现了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