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电力
  • 综合
  • 电力设备“出海”:让中国标准掌握国际话语权

电力设备“出海”:让中国标准掌握国际话语权

2015-03-19 11:02:00 中电新闻网   作者: 于海江  

随着设备企业走出去战略的不断深化落实,尤其是带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不断在海外市场参与竞争,选用何种标准关系到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技术效应和经济效应的体现。

“我国电力设备某些国家标准还与国际相关标准不接轨,在海外市场销售过程中遇到认证周期长、耽误交货、增加成本等问题,阻碍了我国装备制造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步伐,降低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全国人大代表、奥克斯集团董事长郑坚江如是说,电力设备行业的标准应参考国际标准来制定,推动我国产品技术的更新换代,提升我国产品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打造品牌优势,抵消我国产品在海外“价廉质差”的不利整体形象。真正做到标准先行、指导和引领行业发展,这需要相关部门的鼓励、扶持。

设备企业走出去屡遭标准困扰

新形势下,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从最初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劳动输出、施工总承包,逐渐转变成为显现我国企业的技术优势、高层次、高技术含量、带有高经济附加值、自主承建EPC(交钥匙)、BOT(建设、经营、转让)等大型项目,而在带有高附加值的市场竞争中,选用何种标准至关重要。

近年来,我国的核电技术、输配电成套设备、风电光伏设备等在国际市场上屡遭标准的困扰,导致诸多项目难以落地,甚至夭折。一些西方的项目工程一般都是采用西方标准,由西方监理公司负责监理,我国企业常处于受人牵制的被动局面,技术效应和经济效益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全国人大代表、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总经理种衍民早在去年两会期间就提交了《关于鼓励企业采用中国标准“走出去”的建议》,他指出,我国企业在输出“中国标准”中经历了很多困难,一旦触及行业标准,我国企业在出口的过程中就一直是处在被动接受的状况,尤其是在电力领域、建筑业、纺织品、化工原材料、电子元器件等行业,存在着欧美同盟西方标准封锁与抵制,发达国家的质疑与不认可。一旦欧盟或者美国新出台甚至更改某些标准,就会影响到这些行业整体的生存前景。

“采用其他国家的标准,意味着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极其产品、装备都通过相关国家的认证。因为无法采用中国标准实施走出去,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正面临着众多劣势。”种衍民介绍说,一是成本的增加,由于要采用国外的标准,中国企业必须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外标准执行,势必涉及到更改设计方案、生产工艺流程、质量保证体系、设备模具等一系列标准,导致企业在中国标准里已然成熟的技术和经验无法施展,低成本、高效率、性价比高的优势无法发挥。二是价格的降低。在国外的标准下,竞争对手可以充分发挥其自身已有的资源,不断压缩、降低成本费用,导致中国企业在竞争中丧失在中国标准下的价格优势;三是主动权丧失。一旦采用的是其他国家的标准,中国企业首先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去   获得认证,更多的是在整个过程中都丧失了主动权。

让中国标准走向世界

以中国标准实施走出去战略,从近期来看能够更好地帮助企业开拓国外市场,大力获取国外项目,进而带动我国相关产品、设备、材料、技术、人力资源及管理等带有高附加值的服务业类出口,从过去消耗战、价格战的单一施工承包,转换到以设计、监理为主的密集型承包等高端方向,给国家带来的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长远来看,以中国标准“走出去”战略,则能够通过中国标准的国际化,引领标准的发展,为国家长远发展谋求更多的资源配置话语权,不断提高国家的自主能力。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设备企业不断通过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从设计、试验、制造等领域完全自主,并积极参与标准制定。比如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依托项目研发过程中积累的坚实技术基础,参与制定了一系列特高压开关设备国家标准,目前正在参与制定特高压开关设备国际标准,为我国电力设备行业争取到了更多的国际话语权。

目前来看,中国标准“走出去”面临的主要问题体现在文化、挑战欧美标准的既有模式、语言等方面。中国标准“走出去”是企业落实走出去战略的关键所在,更是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面临的主要瓶颈。作为企业的任务就是做好项目、扩大市场、提高品牌优势。

国家层面而言,为进一步推动中国标准的国际化工作,种衍民建议一是鼓励企业采用“中国标准”落实“走出去”战略,对成功采用中国标准“走出去”、获取海外项目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补助。二是主动参与一些国家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的建立,积极参与国际上的一些标准化的活动,推动中国标准在相关国际标准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责任编辑: 江晓蓓

标签:电力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