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欧佩克缺席的石油世界?

2015-05-22 08:37:31 中国石化报环球周刊

1971年,美国决定美元与黄金脱钩使美元贬值;去年,欧佩克不减产政策直接造成了石油贬值……欧佩克是否还能担任世界石油秩序的监管者

40多年前,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从跨国石油公司手中接管了石油定价权。2014年11月,在石油供应大于需求的情况下,欧佩克却做出不减产决定,被认为是在逃避油价的调节责任。

自1960年成立以来,欧佩克就一直颇受争议,一些人认为其存在阻碍了油价的正常波动,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其是油价的稳定因素。但没有欧佩克的世界将是什么样子呢?

欧佩克政策重塑世界石油秩序

40多年前,欧佩克接管了石油定价权。2014年11月27日,在石油供应大于需求,价格下滑的情况下,欧佩克紧随沙特采取了石油不减产的政策。沙特石油部长随后表示,即使油价降到20美元/桶,沙特都不会减产,因为石油减产并不符合欧佩克整体利益。为了降低全球油价,就让沙特等高效率、低成本的产油国减少产量,而让低效率生产国保持生产,这是一个“荒谬的逻辑”。如果减产使油价上升,那么俄罗斯、巴西和美国就将会争夺沙特的石油市场。

市场份额的纷争结束了欧佩克近半个世纪的石油市场价格主导者角色,开始让市场自由主导国际油价或确定油价波动的范围。这将使高成本的石油生产被迫停止,从而达到石油的供需平衡。没有人能知道这个价格将发展到何等水平。壳牌创始人马库斯·塞缪尔20世纪早期就曾表示,石油的价格应由市场决定。沙特阿美石油首席执行官哈立德·法力赫也认为,没有人可以“决定”价格。

简而言之,欧佩克已经否定了人们对该组织将试图捍卫石油基础价格的设想。但正是在这一设想前提下,数万亿美元一直被投入石油生产。

沙特操纵石油贬值

历史具有相似性。美国前总统尼克松1971年决定美元与黄金脱钩,使美元贬值,改变了二战后的货币体系。同样,沙特的石油产量不减产政策支撑了油价下跌趋势,造成了石油的贬值。现在的沙特就像1971年的美国,想要在变化的全球环境下确保其石油出口的竞争力。

实际上,欧佩克失责石油价格导向已有15年了。受主要来自新兴国家的能源需求大幅增加的冲击,欧佩克在本世纪初就已耗尽了富余石油产能。油价飙升,使资金投向之前在经济、技术和政治性均具有挑战的深海、页岩、致密油地层及伊拉克的新石油领域。

同时,高油价也促进了石油新技术的发展,北美致密油生产新技术就最引人瞩目。据统计,2008年以来,在美国仅致密油产量就每年增加超过400万桶,同时石油管道的建设也在加速。

2014年由于全球石油供应充足,需求增长低于预期,供大于求时,垄断全球石油市场数十年的以欧佩克为中心的秩序开始崩溃。沙特及其海湾盟国并没有像过去那样减产维持高油价,而是选择了不支持油价上涨的政策。这是因为沙特担心会永久失去石油市场份额和全球石油定价权。上世纪80年代沙特为维持油价而减产,1980年沙特的产量峰值约为1000万桶/日,而在1986年却降至230万桶/日,沙特在产量和收益上都蒙受了损失。

欧佩克角色难复制

由于布伦特油价大幅下跌,一些高成本项目的生产开始被取消或推迟,全球形成了一个以市场为中心的新石油秩序。长期低油价可能会造成石油企业合并、削减成本,以及停业和裁员。获得投资将更加困难,具有挑战性的油藏将失去投资。最终,不论是通过低价格刺激需求增长,还是因某个供应链中断而减少供应,都会使石油供需接近平衡。

但是至少暂时,欧佩克不会再次削减产量,从而支撑油价维持在某一水平内。欧佩克能否再次干预油价的不确定性,增加了石油市场参与者特别是投资者的风险。



正文未完,请点击分页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欧佩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