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大宗商品价格暴跌期间,中国每年可以获得4600亿美元的意外收入。然而2016年开始,由于从石油到铁矿石等各类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已经开始侵蚀中国廉价进口商品所带来的红利。这让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摇摇欲坠的增长变得更加艰难。
不断上涨的价格消耗了中国这个全球最大食品、能源和金属消费国的资金,也增加了其通胀压力,压缩了中国央行通过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的空间。
“一旦石油、天然气和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显著回升,就会对中国经济产生纯负面影响,”IHS Global Insight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Rajiv Biswas在电子邮件中表示。
锌、铜等基本金属创出2012年以来最佳开局,原油有望创下近一年来最大单月涨幅,铁矿石在去年12月触及历史最低水平后已进入牛市。虽然国内的原材料生产企业会从中受益,但中国是净进口国,因此这些价格的上涨意味着增长速度本来就在放缓的中国工业行业会面临更高的成本和更大的利润率压力。
(图片来源:FX168财经网)
据Starfort Holdings董事长、前高盛亚太区副主席Kenneth Courtis估计,由于去年原油价格暴跌35%,中国节约了大约3200亿美元资金。其余的资金节约来自金属、煤炭和农产品。中国约有60%的石油需求来自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