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董秀成:中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

2018-12-07 14:32:05 中国能源网

编者按:2018年11月28日,由国际能源署、中国能源研究会主办,中国能源网承办的2018油气创新发展国际论坛在北京召开。会上,众多专家讨论了当前我国油气发展面临的挑战,探寻未来油气产业发展的路径。除发言嘉宾的上述观点引发与会者强烈共鸣外,新形势下油气产业上下游创新模式探索也成为嘉宾的热议话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一带一路能源贸易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在会上发表了《中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主旨演讲。以下内容为中能网根据大会发言实录整理而成。

各位嘉宾,各位女士,各位先生下午好。非常高兴有机会来和大家做一个交流,因为时间关系,我想尽可能的用比较短的时间,来讲这个问题。今天大会的主题是创新,上午讲了很多,但是我个人的观点就是说,在中国连这个市场化还没有做到的情况下谈创新,我觉得是非常艰难的,所以说我觉得市场化的改革是重中之重。所以今天的题目就是天然气的市场化改革。

内容很多,但是前面我不讲了,比如生产状况,基础设施状况,什么贸易消费价格这不行,我就算了,因为时间关系,我就直接往后走,如果感兴趣大家可以有PPT,这样的话就可以节省时间。 面临的主要问题,我觉得这事是一定要讲的,第一个就是这种协调性,大家也知道是非常的不好,那么由于协调不好,才导致我们出现好多问题,特别是这种油荒,当然这种协调其实是多方面的协调,各方面的协调,包括政府之间的协调,包括中央政府跟地方政府之间的协调,也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几大央企之间的协调,当然也包括央企和地方企业之间的协调。所以这个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认为造成好多矛盾实际上是这个。第二个就是勘探开发的投入,减少,这是也是有数据的,这不是胡说八道。第三个问题我觉得就是管网的问题。管网是这次改革的重中之重,那么管网一个是建设速度放缓了,当然跟改革有关系,因为这个企业知道要改,所以说这个速度是放缓,这个我认为很正常,但是最关键的就是互联互通。

咱们国家的管道互联互通的问题,这是很荒唐的,就是不能互联互通,这是跟体质有关系。再一个是进口,进口的增长非常快。所以说我们把它叫资源的均衡性和保障性严重不足,这里面也是用数据来说,大家可以看一看。还有一个就是责任的问题,就是说约束性不强,包括储备责任,不管是供应商还是中游企业还是地方燃气,还是政府,总体来说这方面是很欠缺的。

另外一个就是价格,价格改革步履维艰,但是价格我认为从总体来说,发改委的价格司应该说还是做了大量的工作,要跟油相比的话,我认为它还是比较快,但是现在已经走到这种深水区,我觉得在往下走非常艰难了。应该说是成效很大,因为上次在加勒斯开会,我跟加勒斯的人也说过,我说从横向比较来说,天然气价格改革应该是远远的快于石油。但是现在我认为现在是往前走,走不下去了。

还一个是管道建设,这个地方政府积极性不高,比如说用地选县工程建设,还有一个应急的处置机制也不健全。现在我们一闹油荒了,一出现事故了,是说大家协调,没有一个国家明文的规定,或者是内部这种会议基本上是发改委,应急为核心来做这个事情。这个东西我认为也是不正常的,应该有一套机制有一套办法。另外一个财税的政策对我们支持力度也不够,上午其实专家都讲这个问题了,这是面临的主要问题。那么第二个问题我想主要就是改革。我觉得改革现在也是面临着非常艰难的一个困境。那么去年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油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下发到省部级大家都知道,在改革的问题上实际上阻力是非常大的,从14年开始到去年文件下来还没有公开。那么主要的争议我想就这么几点,当然这几点现在说起来都是很难形成共识的。

比如说在微信群里面经常会讲,就说我的改革是问题导向还是目标导向,其实我认为这是伪命题,这不存在的问题,但是争论得一塌糊涂。第二个我认为阻力是什么?就是说一部分大的企业我们把它叫做改革的这种阶段论。什么叫阶段论呢?就是说人家西方国家一步一步的,他们多大规模走了多少年才改,我们也应该如此,我们现在天然气产业才这么多年,我们应该,但是我反问一句,中国改革开放40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历史,对不对?这本身你那种说法就是有毛病的。那么这是一个争议,再一个争议,我觉得就是所谓的资金实力投资的问题。大的企业认为管道建设,包括运营管理,这都是我们能做,别人企业很难做,也缺乏资金等等…这个又是个伪命题,为什么?管道建设归根结底是一个资金的问题。中国不缺钱,关键是政策,并不是说我大的企业可以建管道,那么其他企业就不能建管道。我想这是最近几年争论的焦点。到现在其实还有争论,但不管怎么说,反正是出台一个文件是要落实。

那么对于天然气来说就是管住中间放开两头,这个基本原则是没变的。我个人的观点就是进一步来演化上游的适度放开,中游的强化监管,下游充分竞争,这是我个人的观点,就是说应该是这样一个基本思路,实际上也是放开两头管理中间,管住中间这块核心是什么呢?核心是管道独立,那么管道独立的含义还有争议。有人说我把我的管道业务拿出来,把资产拿出来,人家拿出来重新注册公司,我不就独立了吗,这又是个伪命题,包括有的大企业把我请去,然后领导请去专门解释这个问题,我说管道独立的核心不在于你是不是独立运营,或者是具有独立法人,而在于你能不能和供应商和大的消费商脱钩。这就是独立,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不叫独立。所以说这个争议其实现在还有,尽管已经在推进这事但是还有,就必须要独立于供应商,必须独立大的消费者,在中国是大的消费者这个问题不严重,所以说可以少谈。但是独立于大的供应商,这是必须做到的,否则谈市场化改革就是一句空话,谈价格改革也是一句空话。

因为供应商拥有管道,拥有重要的基础设施,它必然会乱用这种市场支配地位,就很难说竞争,所以这就是个基本的思路,基本的观点,但是还在争议,应该说这个文件一改再改,改得一塌糊涂,跟当初最初的文件设计那已经是面目全非了,但是我相信总是要往前走。也就是说管道独立是必须的,但是目前又存在一个什么问题呢,我管道独立是哪些管道独立?那么按照若干意见的文件,就新华社的通稿,大家可能都看了,因为它删掉了好多东西,通稿只是非常简单,即使按照通告里面也已经明确了,明确就是全国的主干管道独立,地方管道主张对第三方公平准入,问题就来了,如果光有主干管道独立,地方管道不独立,其实这个改革仍然是失败的。所以这是现在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

另外一个是怎么独立?如果管道公司组成一个股份制的公司,把现有的资产剥离,人员剥离,然后组建一个新的公司,然后一个公司一股独大,那又是失败的。如果是一股独大的话,比如说国家管道公司是一个大的集团公司,控股的,那么这种改革又是失败的,所以说必须稀释股权,必须是股权多元化。将来管道公司它必须得这样,要不然的话就一定是失败的。所以我主张是把国家的主干管道,再加上将来大的储气库LG接收站一并纳入到国家管道公司体系。这是我个人的观点,但是我相信不可能做到,但是我个人的观点是这个,只有这样才能够根本性解决该垄断就让它彻底垄断,不是垄断这就是竞争。只要解决这个问题,才考虑市场化。这是整个大的体系改革。那么在一个很具体的事情,我想可能重点的就是价格改革,因为价格改革的前提,如果你要想价格改革,必须是管道独立,如果不是管道独立,说价格改革释放开,所谓省市门站价格是不可能的。因为我大公司市场支配,如果放开的话,那我定多少是多少。

所以说必须独立才有可能说这是个前提,那么现实的情况下,这管道独立多长时间能够正常运营这也需要时间。因为组建一个公司需要时间,所以说我认为现阶段天然气价格改革的重点不是放开价格,是继续完善天然气价格机制。比如说我原来其实就有一套办法,比如说我以上海为中心,以替代能源价格为基础来测算我的天然气价格,然后用管输费反推的方式确定各省的门站价格。但是我认为这套办法就过去,比如说以煤炭以液化石油气燃料油我觉得这个不够,应该增加其他的替代能源,高度市场化的替代能源的价格加权平均来测算我天然气的门站价格,然后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调整,这样的价格就动起来了。可能高了,可能低了,有时候高有时候低。这样的话连储气库建设的问题都解决了,因为任何一个投资人想见储气库它必须价格波动,没有价格波动就没有投机,没有投机,谁建储气库,储气库为什么建不起来就是因为这个,那油现在大家都不关心了,原来还担心说这个油库怎么办,现在谁还担心油库?因为油价在至少目前每隔十个工日都在动。那么商人其实是非常聪明的,天然气价格只要动起来,你放心好了他们一定建储气库,所以说我认为价格改革目前就是完善,当然最终的方向是要把它市场化。在我这个观点比原来发改委自身的观点更保守一点,大概有自身观点,希望尽快的把价格放掉,但实际上是肯定做不到的,你管道独立这事现在还在往前推,管道独立完了以后,特别是上游,供应方的主体要增加,如果就三家四家,没有其他的供应主体进来,包括进口,所以我主张将来的进口应该是以三桶油以外的企业为主。竞争主体越多,大家才能PK,只有PK你才能形成价格,否则那就是寡头垄断。所以说对于三桶油来说,我觉得也不惧竞争,我觉得不应该惧竞争,我觉得你作为那么大一个庞然大物,怕个小婴儿,我觉得这不正常,我觉得竞争才会带来效率竞争才会谈创新。

好了,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 江晓蓓

标签:天然气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