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张静:中国储能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2017-05-03 17:53:21 5e

(张静:中关村储能产业联盟秘书长)

储能是做什么用的、哪些作用,整个能源发展革命角度起什么作用,大家都非常的清楚,认为它很重要。但是现阶段确实有一些问题,作为一个新兴技术,第一,成本目前还是比较高的,特别是比起成熟技术;第二,有些安全性能和技术性能还不尽如人意;第三,从整个示范应用向商业化过程中的模型经济性不是很好,从投融资的角度大家还有些犹豫——到底如何挣钱,能不能很快把投的钱拿回来?

作为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兴产业,要以什么样的思想、什么样的态度来看待是非常重要的。

储能是能源的存储,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广义的能源存储包括储备电、气、热、氢等等很多能源存储都在范围内,狭义的储能更多的是说储电,因为储电是储能领域发展最完善的部分。

储能发展的时间并不长,只有十几年的时间,但也有成熟技术,比如抽水蓄能就非常成熟。这一新兴领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有了多种技术到底,那么哪些可以称之为主要储能技术呢?

首先压缩空气储能,不是传统地下岩洞的压缩空气,而是将岩洞挪到地上,已经变成大型的储气罐。

其次是电池,铅续电池、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这些是比较主流的。

超级电容目前应用广泛,真正电力系统应用会比较少,且主要是做功率型的应用。

先说成本方面。很多人说储能技术成本高,市场有三大困难:成本、寿命、效率。其实不能老用老眼光看待新技术,储能技术的成本从2013到现在下降幅度是很大的,现在主流技术成本以千瓦时为单位,大概是两千到三千块钱,到了2020年之后基本上就能达到一千至一千五百元,成本下降是有足够的信心来支持健康的商业化发展的。

应用方面。储能技术说的再好,到底有没有市场刚性的需求,是不是真正适合这个市场,能真正起到作用呢?我们认为储能理论上发、输、配、用都可以用,从2011到2015年五年的时间通过大量示范项目,大部分的应用类型都被技术验证确认应用效果非常好。

随着最近两年能源互联网概念的出现,以及能源局指导意见的推动后,大家再看储能的应用,不再是比较割裂的,而是以互联互通的思维来看待其应用了。储能开始突破了用电领域的局限,会把安装在数据中心的、安装在电信基站和轨道交通、电动汽车等等领域所有可以做电力存储的单元互联互通来看待,将来的储能无论安装在哪,无论最原始应用的类型是什么,都可以根据电力和热力的需求实时调用,所以是互联网的思维。

经过十几年储能的发展,现在到底用在哪呢?除了大型的光伏和风电场加储能,还有用户侧分布式的电站加用储能,后者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此外储能还可做调频辅助服务,目前我国是局限在和火电机组做储能的服务,这三类应用是相对比较成熟的,虽然不能说已经实现商业化,但是某些领域有了一定的商业收益和比较好的发展前景。

从储能的应用领域来讲,目前最有前景也是发展最快的应该是储能在分布式的应用,比如安装在比亚迪,比亚迪是电池和汽车的生产厂商,深圳有个园区,几年前又给自己的储能电站做宣传,也验证了经济性,用自己的电池、自己的管理系统做了比较大的储能电站,主要通过削峰填谷的方式节约电费。

另外一个案例是近期的,在2016年,集成商、设备商自己投钱做集装箱的模块,把模块用车运到园区或者工厂来做削峰填谷,节省的电费进行分成,这是分布式储能应用最普遍的模式。

当前的储能还存在一些问题,总的来说模式还是可以做下去的。储能的投资回报期根据技术的不同、配置和当地峰谷电价差的不同而各异,高的有八九年收回的,快的也有六年收回成本的,这是大家探索研究比较集中的领域。

政策支持方面。最近两年储能政策覆盖越来越大,包括能源规划类政策、可再生能源发展、电力体制改革、新能源汽车和能源互联网,所有这些在跟能源相关的宏观规划中都已经出现。这些把储能定位成非常重要的或者是支撑技术,或者是重要的发展领域,大势已经做起来了,下面是需要创造更具体、更细节真正发展有支撑性的政策。

储能的发展和电改的相关性很大,真正的电力体制改革的落实和电力市场的开放,对储能发挥灵活调解能力是有非常大的作用的,也就是说,如果电改真正落实,电力市场是开放市场化情况下,储能根本不需要任何国家财政的补贴,只要有市场机制就可以发挥作用有很高的收益。

市场容量方面。储能是新兴的产业,十几年的时间真正的装机量并不大,特别是新兴技术就更少了,全球市场和中国市场比较,全球市场大部分的储能技术还是抽水蓄能,占95%以上份额,新兴的技术虽然现在很少,但是将来发展趋势是非常良好的,增速很快,除了抽蓄以外,电化学为主的各类技术累计装机的量,增长率是很高的。

储能的趋势。简单的总结十几年来储能发展,特别是集中在中国市场发展的历程和趋势,选取发展的起点,从2000到2010年这十年基本上是技术研发期;2011到2015年随着张北一体化项目开工建设,示范的五年开始了,技术的验证、应用效果的验证,对储能认知度的提升,这五年作用和贡献是非常大的;2016年开始进入储能商业化发展的初期,关键性非常大,产业是否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取决于这五年,是不是把它真正的商业模式推动下去了,是不是有相关市场机制、政策机制真正落地,成本是不是也达到了比较合理化的状态。

储能产业的技术发展仍然没有定型,应该是各种技术共存,很多新技术仍然有一定的发展空间。2015年底到2016年是储能项目发展的小高潮,有些规划并不等于真正的实施或者落地,希望能够有更多有商业模式的项目、有发展前景的项目能够更好的真正投入运行。

盈利情况方面。现在由于现有的电力市场的状况,现有储能的盈利点非常有限,这是由市场决定的,并不是由技术或者应用局限性决定的,未来有很多潜在盈利点,特别是用户侧大家更加关注,也希望在2020年之前能够达到五年内投资回收期,也希望增加对储能参与进去之后的社会效益的考量,到2020年如果有低于五年投资回收期,我们认为就是有健康发展产业的基本保障了。

从未来或者“十三五”剩下几年的时间来讲,政策的介入是非常关键的,现在跟政府部门频繁的讨论储能的定价、政策支持,比较认同的说法是更需要一个政策对储能市场机制建设的需要,初期需要区域化或者试点的市场机制政策的支持,之后是推广性的支持,直接补贴、初装补贴不同小场景和特定环境下可能是需要的,其他的觉得更愿意通过市场的方式来解决产业发展问题。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