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变电工新能源公司亮相SNEC国际储能展
全球首台风渔一体化智能装备“明渔一号”成功收鱼
双良节能荣获“清洁供热服务认证”5A级证书 助力能源清洁化 共赴零碳未来
明阳北方智慧能源研究院氢能研发院士工作站揭牌
抢跑零碳赛道,特变电工新能源打造综合智慧零碳港口
电力低碳转型年会2023
开辟新局:海外可再生能源投资与金融创新研讨会
第二届中法碳中和合作峰会
MySE3-6.X MW 风力发电机组平台
MySE5-7.X MW 风力发电机组平台
商用型储能系统 (CP) CP50/CP100/CP200/CP300/CP400
集中式 TC3125KFT(1500V)
索拉 GT130 成套发电机组
索拉 GT70 成套发电机组
索拉 GT60 成套发电机组
卡特彼勒CG132系列燃气发动机
MySE4.0-166 风力发电机组平台
MY1.5/2.0MW 风力发电机组平台
MySE7.25-158 风力发电机组平台
MySE11-203 风力发电机组平台
MySE16.0-242 风力发电机组平台
MySE5.5-14.X MW 风力发电机组平台
朱雀MYMH-78HD 光伏组件
朱雀MYMH-72HD 光伏组件
LSHE-M540 M5 单晶光伏组件
LSHE-M410 M4 单晶光伏组件
组串式 TS208KTL-HV(1500V)
TC3125KF(1500V)
集中式 TC2500KST(1000KV)
智能运维
规划设计
渔光一体光伏
颜巴赫燃气发动机维护服务
售后服务
融资租赁服务
运维服务
光伏项目金融投资
安徽灵璧灵北风电项目
安徽淮南顾桥150MW漂浮电站项目
安徽枞阳县汤沟镇260MW渔光互补电站项目
山西繁峙100MW农光互补电站项目
通威天门一期100MW“渔光一体”光伏发电项目
浙江雨丝袜业
昆山利星奔驰店
利星行昆山机械
光能水力——太阳能光电转化与水分解新能源科技项目
”台暴飓微”全风速风力发电装备研究与产业化
集成采能技术
国家电投揭阳神泉二海上风电项目
中广核阳江南鹏岛项目
远大铝风电
菲律宾陆上项目
乌兰察布风电基地一期项目
垃圾焚烧项目
嘉定湿垃圾资源化利用沼气发电项目
松江湿垃圾资源化利用沼气发电项目
上海黎明垃圾填埋场
石家庄君乐宝泛能网一期
华能上海大厦
腾讯上海云数据中心
堪萨斯中电公司(美国)
CO2捕集转化制备高值碳材料技术就是以火电厂、冶金厂、水泥厂排放的CO2为原料,以新能源绿色电力为直接能源制备锂电石墨负极材料,然后销售给电池企业。团队商业模式前端可为高排碳企业提供减碳服务,后端制备的石墨负极可以销售给电池企业,公司获得的收益分为减碳服务收益和碳材料售卖收入。其中,碳材料售卖收入为主要收入。
为响应国家3060双碳战略,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天合光能制定了数字化能碳平台发展战略,该项目团队成员涵盖了天合光能内部的IT专家、能源和零碳业务专家以及一线车间的设备经理,有较强的生产实践意义。该项目主要围绕三块内容展开:生产数据采集、能耗分析、双碳管理。能碳平台的构建有助于企业节能降碳,实时监控企业能碳数据。
为支持双碳政策,解决传统风电行业叶片寿命短、大部件运输困难、产能不足、陆上可用风资源减少等诸多问题,远大可建科技有限公司从2022年开始研究一种全新的铝风电技术路线。40余人的核心团队经过1年研发,已实现100KW、240KW风电机组并网,正在进行6MW样机安装及30兆瓦开发。采用金属叶片、发电功率分流、自爬吊配合多筒式塔架、分段式集装箱尺寸设计,可实现叶片长寿命、生产快、可回收,大部件便捷运输,超高塔吊装及维护简单,从而为客户节省安装、运营成本,提升项目盈利能力,投资回报周期仅为传统风机的一半
本项目着眼于解决节假日、高峰期电动车快速补能需求与充电功率供给不足之间的突出矛盾,创造性提出以氢发电弥补快充功率、构建氢-电耦合应急微网的思路,通过自主开发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并完成可移动式大功率发电-输电系统集成,形成具备商业化潜力的氢电耦合快速补能综合系统。进一步,依托中国石化丰富且廉价的副产氢资源、遍布全国的综合加能站网点资源以及强大品牌影响力所带来的用户资源,试点打造中国石化综合加能站氢燃料电池发电耦合电动汽车快速补能示范项目,推动研发成果落地应用。
目前围绕国家“双碳”目标,城市能源(民用供暖/制冷/工业蒸汽)节能减排压力巨大。 以光伏、风力为代表的新型电力能源战略地位凸显,为了解决峰谷负荷匹配问题,水储能可以作为消纳新型电力能源发展的关键技术,响应电网平衡需求,柔性可调扮演着重要角色。
项目在全球首次研发成功了形貌可控、光电转换效率超过45%的纳米二十六面体钛酸锶晶体和二十六面体中空笼状钛酸锶晶体的基础上,创新研发了流程简单、能耗低、成本低、易放大且可以发电与制氢一体化的多面体钛酸锶聚光发电与催化制氢一体化成套技术与装备,实现光电转换效率45%和析氢速率6mmol/h,达到STH值为1.15%。
北京小桔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位于北京市,是一家以从事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100000万人民币,实缴资本3450万人民币。北京小桔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于2018年成立,注册资本10亿元,是滴滴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小桔充电是滴滴出行旗下新能源充电品牌,汇聚了优质充电桩,作为全方位、一站式的充电服务平台,为新能源车主提供快捷、实惠、值得信赖的充电服务。
Smart switch智能电池簇控制系统,该产品由两个IGBT反向串联及舱级能量控制器共同组成,深入管理簇级电池的充放电,通过与EMU智能控制技术的高度融合,实现电池簇的精细化运行管理,从根源解决传统电池管理中的木桶效应、簇间环流、故障保护能力弱三大问题。Smart switch在实现电池簇级精准控制的同时,较业内已有的解决方案降本20%以上,同时控制复杂度、谐振特性与可靠性方面都全面优于业内已存在的解决方案。
打造能碳时空五维分布式数字底座,形成城市、园区、企业、建筑、能源集团等场景的产品阵列,为用户提供一体化能碳数智管理建设和运营解决方案及服务。
公司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李泓、原北汽新能源总工俞会根共同发起创办,公司融合了电池材料、电芯、系统等领域的高精尖人才,聚焦高能量密度、高安全、高功率、宽温区、长寿命的全固态电池产品。通过原始创新突破现有技术瓶颈,应用覆盖新能源车船、规模储能等行业领域。
昌辉转向专注于EPS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现有EPS专业团队60余人,专业执着,团队成熟稳健已研发多款P-EPS、DP-EPS和C-EPS产品,拥有2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研发技术处于国内行业领先水平。在EPS目标产品的设计技术性能匹配方面、电磁兼容设计、控制器 (ECU) 研发和制造、可靠性试验验证等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可提供更安全、更稳定、更舒适的产品与集成式解决方案拥有P-EPS、DP-EPS和C-EPS产品生产线各一条,生产能力达到50万台/年多个项目已实现了配套量产,EPS市场广泛得到接受
针对交通领域用轻型高效电机被国外垄断的现状,开展软磁复合材料轻型高效电机系统开发,实现国产化轻型高效电机及控制器在新能源汽车、船舶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在软磁复合材料、轻型高效电机、高频电机控制器、制造工艺及工程化应用方面进行研究。
重力新能源电动车辆项目中的核心技术车轮重力发动机是我公司创始人,曹进江经过十几年研发的科研成果。现国家已受专利权,车轮,重力发动机,适用于全部地面上行驶的轮式车辆。给地面上行驶的轮式车辆提供了新一代的动力心脏。重力新能源电动车辆的优势是超级节能超长续航车辆行驶更安全零排放永不爆胎,行驶成本极低。车轮重力发动机的原理是车身的重量在车辆行驶中,在车轮重力发动机内部转化为重力,重力通过车轮,发动机的重力转换装置将重力转换为机械扭力输出动力带动发电机发电,供给车辆行驶。
公司与2022年12月创立,已经完成试验线建设、产品验证、和专利授权等工作,具备量产智能清扫机器人的能力。团队优势及取得成果及荣誉 该项目研发牵头人、研究院院长朱海东拥有20年光伏行业从业经历,我国最早从事光伏智能清扫机器人研究第一批人员,朱海东历任尚德光伏研发总监、安轩科技总经理、莱特新创始人等职务,发表多篇国内国际论文,具有光伏科学与工程中级职称,2009年获得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公司已取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软件著作权4项,正在申报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2款
随着2021年全国碳交易市场正式启动,林业碳汇项目的市场价值将会受到更多参与者的发现和追捧,林业碳汇CCER的交易价格必将进一步升高。林业碳汇项目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可以在碳交易市场上取得收益,形成长期、稳定、可持续的资金回流方式。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种碳汇项目的申报不涉及到任何形式的林地所有权的变化,不是林地权属的买卖,只是一种新的生态产品的开发和交易,在树木生长的过程中把附加的碳汇价值开发出来实现收益。
吉艾尼创始人吴继恒先生于2000年在台湾创办了皇瑞科技公司,该公司和明道大学以及台湾光阳集团合作长期致力于自动化技术和氢能源技术的研发,在燃料电池小型化、系统化和最佳化上实现了重要突破。 2023年6月吴继恒先生在太仓创办吉艾尼氢能源科技(...
本团队由来自国内外知名车企专家、博士团队等专业研发人才队伍组成,专注于汽车新能源汽车控制类相关产品和技术的研发。主要产品为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辅机配电多合一控制系统等等。目前团队在开发出高压配电多合一PDU系统及整车VCU控制器的同时,为保证市场竞争力,公司已经规划未来3~5年的产品路线(将开发自主CAN控-PDU、自主VTCU、自主DCDC、OBC等产品,其中CAN控-PDU和自主DCDC已经完成A样机),以此保证产品的未来市场竞争力
氢气的制备(PEM电解槽)中使用大量的贵金属催化剂,单催化剂一项可占设备总成本比例的50%。目前贵金属纳米颗粒催化剂占市场主导地位,其中贵金属原材料的利用率低于1%,浪费极高。提高贵金属利用率可以显著降低催化剂成本。理论情况下,单原子催化剂可以实现材料100%的利用率,实现超过99%的成本节约。现阶段,我们团队的纳米团簇催化剂可以实现50%的贵金属原材料节约,且在未来有望实现超过90%的贵金属原材料节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