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能源企业应早对环保税挑战

2017-10-16 10:41:05 5e

近日重要与能源相关新闻,首先是环境保护税法经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众多能源企业首当其冲,应及早应对这一挑战。二是12日公布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585元/吨,环比下降1元/吨。三是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促进中国储能产业发展。四是从国土资源部11日传出消息,从页岩气到可燃冰再到干热岩,今年以来,中国非常规能源发展获得多项重大突破。

据媒体10月12日报道,环境保护税法,将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多地税务部门正紧锣密鼓制定细则以便及时征收,明确大气和水污染物的税额由省级政府确定,报经省级人大常委会决定。据已公布的福建、贵州、江苏、江西、广东等省数据,“江苏最贵、贵州最便宜。”

据相关专业人士介绍,环境保护税是中国第一部专门体现绿色税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单行税法。环境保护税的开征,有利于提高纳税人环保意识和遵从度,强化企业治污减排的责任。由于环境保护税具有专业性强、征管难度大等特点,需要税务机关和环保部门的密切协同合作。环境保护税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最先提出的,他的观点已经为西方发达国家普遍接受。欧美各国的环保政策逐渐减少直接干预手段的运用,越来越多地采用生态税、绿色环保税等多种特指税种来维护生态环境,针对污水、废气、噪音和废弃物等突出的"显性污染"进行强制征税。促进了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产业发展。

环境税收手段加强了环保工作的力度,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芬兰全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已从80年代初的每年60万吨减少到几万吨;美国多年来坚持利用环保税收政策,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最明显的例子是虽然汽车数量不断增加,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却比70年代减少了80%,空气质量得到很大的改善。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虽然也采取了一些税收措施,但比较零散且在整个税收体系中所占比重较小,无法充分起到调节作用,也无法满足环境保护所需资金。严格地说,中国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税,而且某些税收优惠政策在扶持或保护一些产业或部门利益的同时,却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和破坏。如对农膜、农药尤其是剧毒农药免征增值税,虽然有利于降低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保护农民的利益,促进农业的发展,但农药和农膜的大量使用却直接造成对生态和环境的严重污染和破坏。现行消费税虽然对某些污染产品、高能耗消费品及不能再生和替代的资源性消费品进行征收,但主要政策目标仍是控制和调节奢侈消费行为,强调财政作用,其环保意义不大。中国多年实行的排污收费,存在“养人收费、收费养人”的不合理现象,在部分地方甚至异化成了“污染鼠养环保猫”。

专家认为,制定环境保护税法、推进环境保护费改税,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现行排污费制度存在的执法刚性不足、行政干预较多、强制性和规范性较为缺乏等问题,有利于促进形成治污减排的内在约束机制,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据介绍,环境保护税法也从务实的角度考虑,规定了契合企业需求的税收减免政策,对纳税人排放应税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浓度值低于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百分之三十和百分之五十的,分别减按百分之七十五和百分之五十征收环境保护税。通过两档税收减免幅度的设置,能更有效地激励企业根据自身状况采取经济有效的措施,合理增加污染防控和治理投入,减少污染排放。

但环保税开征,对众多能源、钢铁、原材料企业是巨大挑战,中国能源企业及早制定应对措施,以保障中国能源安全、环境安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

据国家发改委官网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未来10年内分两个阶段推进相关工作,第一阶段实现储能由研发示范向商业化初期过渡;第二阶段实现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十三五”期间,建成一批不同技术类型、不同应用场景的试点示范项目;研发一批重大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主要储能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初步建立储能技术标准体系,形成一批重点技术规范和标准;探索一批可推广的商业模式;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储能产业发展进入商业化初期,储能对于能源体系转型的关键作用初步显现。“十四五”期间,储能项目广泛应用,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成为能源领域经济新增长点;全面掌握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储能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部分储能技术装备引领国际发展;形成较为完善的技术和标准体系并拥有国际话语权;基于电力与能源市场的多种储能商业模式蓬勃发展;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储能产业规模化发展,储能在推动能源变革和能源互联网发展中的作用全面展现。鉴于中国存在大量弃光、弃风、弃水现象,加速发展储能产业将有利于中国清洁可再生能源发展,有利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据新华社报道,从页岩气到可燃冰再到干热岩,今年以来,中国非常规能源发展获得多项重大突破。10月11日,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主任张大伟在上海表示,国土资源部正在向国务院申报天然气水合物新矿种,组织编制《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规范》。今年5月10日,我国在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截至7月9日,试开采连续试气点火60天,累计产气30.9万立方米,平均日产5151立方米,甲烷含量最高达99.5%。

张大伟说,这次试采取得了多项重大突破性成果,创造了产气时长和总量的世界纪录。随着科技不断突破,预计2030年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年产能达到10亿立方米。而伴随着技术突破,页岩气作为独立矿种,在我国已经实现了从潜在能源到现实能源的跨越。张大伟介绍说,2016年中国页岩气产量达到78.82亿立方米,预计2017年产量达到100亿立方米,仅次于美国、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三。中国页岩气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力争实现产量300亿立方米,2030年实现产量800亿到1000亿立方米。目前来看,中国页岩气的产量目标可以实现。今年以来,在长江沿线,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连续取得重大突破。截至目前,中国累计探明页岩气地质储量7643亿立方米。其中,重庆涪陵页岩气田累计探明地质储量6008亿立方米,成为北美之外最大的页岩气田。

而作为地热能的一种,干热岩资源量巨大、分布广泛,排放几乎为零,热能连续性好,具有可观的商业价值。近期,中国在青海共和盆地3705深处钻获236摄氏度的高温优质干热岩体,实现了干热岩勘查重大突破。张大伟说,根据目标规划,2020年至2030年度,我国干热岩有望实现商业化运作。此外,国土资源部正在积极与国际通用标准建立对接关系,将中国矿产资源储量标准推向世界。中国理应大力发展清洁非常规能源,以保障中国能源安全、环境安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