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岁末,各类总结、预测文章增多,与能源相关新闻,一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2019年《经济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12月24日在北京举行,预测2019年中国GDP增长率在6.4%左右,比上年回落0.2个百分点。二是媒体26日报道中国加速能源转型成绩瞩目。三是生态环境部25日发布监测数据,11月当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出现多次重污染天气,空气质量同比去年有所下降。北京前11个月空气重污染同比减少8天,但北京11月当月PM2.5平均浓度为74微克,相比去年同期46微克,同比上升60.9%。四是国家能源局批复甘肃建大型电池储能项目。五是原油价格大幅下降。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经济模型室主任娄峰在发布会上表示,预测2019年中国GDP增长率在6.4%左右,比上年回落0.2个百分点。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一、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率持续下滑。无论是从全球生产率的增长率还是劳动供给的增长率,还是从资本形成的增速来看,计算出来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2019年是持续下滑,意味着如果不考虑重大的政策背景前提下,按照自然增长率的话,2019年的增速持续下滑。二、外需减少。明年中国经济面临很大的问题是中美贸易摩擦以及明年的欧盟的经济、日本的经济、美国的经济增速都是在下调,意味着明年中国的外需是需求在减少,也会导致中国出口进一步减少,带动消费和投资持续增速都会有所影响。三、从内需来看,虽然“互联网+”为核心的消费新业态最近几年发展非常快,总体来说由于动能转化不是一蹴而就,三四线城市缺乏有效的产业支撑,对房产投资也会有一个较大的约束。还有一些影响中国经济的深层的因素,比如收入分配问题、结构性问题,这些因素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也会限制中国消费大幅度提升,也会限制中国GDP增速的显著提升。中国能源界应对经济减速有所准备。
《参考消息》援引法国《论坛报》报道称,世界上最大的污染排放国——中国,正在加速能源转型。研究报告称中国空气污染让每个中国人平均寿命减少3.5岁,在污染最严重的城市这一数字高达6.4岁,据国际能源署统计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28%。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在新能源领域进行了大规模投资。几年时间里,中国已经变成了世界太阳能领域的翘楚,其太阳能发电量占到了全球的23%。太阳能如今已占中国总发电量的3%左右。同样,中国在风能方面也居于全球领先地位,风能占总发电量的占比为5%,占到全球风能发电量的30%,领先于美国。而中国面临的真正问题是生产环节产生的污染。中国的制造业消耗了逾50%的能源,而在其他国家这一比例平均仅为20%左右。因此,当务之急是在制造更多产品的同时减少能源的消耗。严格的控制已经产生了积极的效果。2010年至2015年之间,中国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下降了18.2%,而同期中国GDP年均增速为7.8%。中国污染治理还优化了生产机构,淘汰那些污染严重且通常也是生产效率最低的企业。而所有措施都让中国付出了高昂的代价。2015年,环保组织对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的情况进行了评估,京津冀2013年至2018年期间在治污上投入了380亿美元。这里还不包括相关工业项目暂停或推迟所带来的成本。
中国环境污染防治取得重大成效,2017年,北京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细颗粒物浓度比前一年下降了20%。在北方最大的28座城市,细颗粒物浓度比上一年平均减少了十分之一。上述结果是在煤炭消耗大幅减少的情况下取得的。禁止新增产能及暂停一些大型基建项目,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生态环境部25日发布监测数据,今年前11个月,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1.6%,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其中,11月当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出现多次重污染天气,空气质量同比去年有所下降。1至11月,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除臭氧浓度同比上升外,PM2.5、PM1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浓度均同比下降。从蓝天保卫战主战场看,前11个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平均优良天数比例均同比上升,PM2.5浓度同比下降。但是11月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平均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下降19.8个百分点;PM2.5浓度同比上升33.3%。北京环保部门最新监测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全M2.5累计排放浓度为每立方米52微克,同比下降11.9%,但北京11月当月PM2.5平均浓度为74微克,相比去年同期46微克出现了大幅反弹,同比上升60.9%。专家认为这与今年中国煤炭消费量预计增长约5000万吨有较大关联,因为今年防治污染时提出了“宜煤则煤”,而煤炭无论是发电还是取暖均是目前最廉价的能源,应当改为迫不得已才用煤炭,尽量少用化石能源,因燃烧煤炭与其它化石能源是造成PM2.5的重要来源。同时中国进口原油依存度已超过70%,进口天然气超过40%,年进口煤炭超过2亿吨,中国应当加速能源转型,大力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才能保障中国能源安全与环境安全。
据媒体报道,近日国家能源局复函同意甘肃省开展国家网域大规模电池储能电站试验示范工作。旨在推动力电力系统储能新技术应用,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性,促进新能源消纳。甘肃网域大规模电池储能电站是国家批复同意的全国第一个电池储能试验示范项目,按照“分期建设、分布接入、统一调度”的原则实施,选址在酒泉、嘉峪关、武威、张掖等地建设,初步拟选了8个点,光伏侧5个,用户侧1个,电网侧2个,总共的配置容量是720MWH,储能时间是4小时。其中一期建设规模720兆瓦时,总投资12亿元,电站储能时间4小时,计划2019年建成。后续将根据电网调峰需要及市场情况继续扩建。示范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商业化运营的储能虚拟电厂,对推动中国规模化储能技术发展进步,提升电网系统调峰能力和进一步解决甘肃省弃风弃光限电困难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该储能项目,在三个方面有盈利点。第一个可再生能源并网,第二个是电网辅助服务,第三电网输配电。项目总投资是11.71亿,按峰谷价差0.8元锁定,投资收益率高达20%以上。发展储能产业,能将不稳定的可再生能源变为稳定的能源,减少弃风弃水弃光,应当大力发展。
截至12月24日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2019年2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6.71%,收于每桶42.53美元。这是自2017年6月以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首次跌破43美元。此外,2019年2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了6.22%,收于每桶50.47美元。专家认为这次原油走低则主要是因为全球经济的因素。一些国际机构,包括美国的部分经济学家也认为2019年世界经济可能要进入下滑期,从一些基本面来观察,也会影响到国际油价。另有专家认为以前影响油价的一个是供求关系,一个是地缘政治以及欧佩克的协议。但是现在因素变多了,例如美国的页岩油开发,加拿大油砂开采等,决定油价的因素变得更复杂了,未来油价重回高位的可能性也在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