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要与能源相关新闻较多,首先是临近年终,各类回顾与展望文章增多,在能源领域开始重点关注中国能源战略是否应当转型及如何转型。二是2016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对外投资比2015年增加了60%,共投资11个项目,总金额达320亿美元。三是12月29日公布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593元/吨,环比下行1元/吨,已经连续八期下行。
2016年年底与2017年初,严重雾霾笼罩京津冀多年城市,最严重地点PM2.5值一度高达1500,PM2.5来源不同专家有不同解释也争论,但无缝与碳氢化石燃料过度使用正相关,这表明中国推动能源与消费革命已达刻不容缓程度,中国人为自己生存与发展应当加速清洁低碳、可再生能源发展,这应当成为各界共识。
据媒体2016年12月30 日报道,2016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对外投资比2015年增加了60%,共投资11个项目,总金额达320亿美元。这是12月26日开幕的“2016中国新能源海外发展联盟年会暨中国清洁能源产业协作发展论坛”上传出的消息。本次论坛上政府有关部门代表和企业、行业代表针对我国可再生能源企业的对外投资情况进行了总结。近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成果颇丰。2015年,中国开展了8个可再生能源对外投资项目,每个项目的投资额均超过10亿美元,当年中国企业可再生能源对外投资总额达200亿美元。
2016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对外投资比2015年增加了60%,共投资11个项目,总金额达320亿美元,能源经济与金融分析研究所预计2017年这一趋势还将加剧。电池行业继2012年收购澳大利亚泰利森锂业(TalisonLithium)公司、2015年收购银河资源(Galaxy)江苏加工厂后,中国天齐锂业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电制造商。2016年9月,天齐锂业投资25亿美元,收购全球第四大锂业公司——智利SQM公司25%的少数股权。输电网络方面,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力公司,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今年以130亿美元收购巴西电力公司(CPFLEnergiaSA)的控股权,这是本年度投资额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和输电项目。
太阳能领域,2016年全球前6大太阳能模板制造商中,5家为中国企业。其中,晶澳太阳能(JASolar)在越南投资10亿美元的太阳能电池厂项目于2016年11月破土动工,预计每年将新增收入5亿美元。美国第一太阳能公司(FistSolarU.S.)在全球裁员25%,而此时中国建材公司正在澳大利亚建设投资额16亿美元、装机容量为15亿瓦的太阳能薄膜模板发电厂。水电方领域2016年中国水电企业浙富公司在印度尼西亚投资17亿美元,三峡公司在巴西投资12亿美元。“一带一路”的国家重大战略,为中国能源企业走出去创造了机遇。
2016年,中国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新发展银行,结合中国进出口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已经具备的对外投资能力,中国显然正在不断增强对外并购的资金能力。除了海外投资,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及相关低排放能源领域的国内投资已位居世界前列。彭博新能源财经(Bloomberg New Energy Finance)数据表明,2015年中国在上述领域投资1030亿美元,比上年增加17%,是美国年投资额的2.5倍。本次论坛由中国新能源海外发展联盟主办。联盟由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德恒律师事务所共同发起,由新能源产业海外投资、工程建设、运营管理、装备出口等相关企业自愿组成。
但据新华社2016社12月30披露,2016年年四川“弃水”电量142亿千瓦时,总量高达四川全年用电量四成。四川水电装机当月26日突破7000万千瓦、在全国的占比超过20%。但今年四川电网的调峰“弃水”电量较上年增长4成,再创近5年新高达142亿千瓦时,这相当于8000多万人口的四川省全年居民生活用电量的40%左右。
据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技术人员测算,142亿度电如果投入使用,可节省标准煤400多万吨,减少排放1100余万吨二氧化碳以及大量的二氧化硫、粉尘。大量清洁水电因为用不了、送不出,只能白白弃掉。而记者走访诸多电力行业人士后了解到,四川省拥有金沙江、大渡河、雅砻江等水电基地,“十二五”期间一批重大水电项目投产,相当于新增了近两座三峡电站。
然而,伴随着电力需求增长回落、规划外送通道“落地难”,四川水电遭遇电力市场的“寒冬”。“十三五”时期,四川电网预计新增200万千瓦外送能力,但计划投产的水电将超过2000万千瓦,“弃水”问题很可能会更加突出,并直接影响到风电、光伏等其他清洁能源的并网。《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逐步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第一项重点任务就是积极发展水电。但消纳与外送问题解决不好,水电发展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清洁能源的发展也要加强供给侧改革,需统筹规划建设电源和电网项目,坚持开发与市场消纳相结合,防止新“弃水”现象发生。另一方面,亟需为已建和在建水电项目配套外送通道,尽早解决通道“卡脖子”的问题。
但在一些电力行业人士看来,解决水电“弃水”还面临着十分复杂的新难题。近年,国家电网规划了一条出川的输电线路,用于解决四川富余水电外送,但落点地区却拒绝接受,导致项目难以进展。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陈云辉说,受经济运行压力加大、年初煤炭价格调整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受电地区更倾向利用或新建当地的火电,而非接纳外来水电。
但是,当前全国火电过剩问题已经显露。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统计显示,今年1至10月全国基建新增火电产能3067万千瓦,但全国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却创下2005年以来同期最低。继续盲目批建火电,无异于“饮鸩止渴”,造成新的更大的产能过剩。
当前,中国正在推动能源革命,建设清洁低碳的现代能源体系。作为开发规模最大、技术最成熟、经济性最强的清洁能源,水电理应在能源转型中“担当重任”。解决当前水电“弃水”困局,必须要坚持清洁能源跨区优先配置不动摇,实现全国“一盘棋”,这意味着亟需采取打破地区壁垒、强化相应政策支撑等措施,莫让清洁能源白白浪费。特别是在当前多个地区雾霾持续不退、坠入等等风来的无助境界,中国吏应当加大清洁能源使用份额,不能照顾既得利益集团,这才能真正保障中国能源转型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