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09月
11 星期三

能源地理

2013-12-09 15:53:40 百度百科
字号: T|T    ★ 点击收藏
百科性质:
实体分类:
百科来源:




能源地理

研究一定地域内能源的储藏、生产、加工、消费、贸易,以及能源的结构、转化、布局、区划和能源对环境作用的规律的领域。是从区域与综合角度,研究能源资源、开发、加工、消费、运输,以及能源结构、转化、布局、区划和能源对坏境作用的规律与特点的科学。主要任务是论述能源的综合布局和部门布局及其空间组合,自然、技术、经济诸条件作用的分析,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实地调查法、地图法、综合分析法、平衡表法、能源模型研究法、优选法和统筹法等。

geography of energy

能源地理主要论述能源的综合布局和部门布局及能源的空间组合;自然、技术、经济诸条件作用分析,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其研究对象既包括常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也包括非常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及潮汐能等)。由于能源资源在世界和国家范围内分布不平衡,而各种能源又可互相代替、补充和转化成二次能源,加之能源运输受经济距离与技术条件的制约,使能源开发布局呈现很强的区域性。同时,能源开发既受资源分布与运输条件的制约,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源消费部门与消费区的分布,且能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很大,故必须做到国民经济整体上的效果最佳,这就使能源开发布局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能源地理按其研究方面分为能源地理概论、区域能源地理和部门能源地理。部门能源地理按研究对象又分为:石油地理、天然气地理、煤炭地理、水能地理、核能地理及新能源地理等。

能源分类

能量是物质做功的能力,产生能量的物质称为能源。可以从不同角度对能源进行分类。

来源分类

可分为:①来自太阳的能量,除直接辐射外,并为风能、水能、生物能和矿物能源等的产生提供基础;②月球和太阳等天体对地球的引力所产生的能量,如潮汐能;③铀、钍等放射性矿物所产生的核能;④以热能形式储藏于地球内部的地热能。
再生性分类

从能源物质能否再生可分为:①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水力、风能、生物能等;②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铀、钍等。
应用分类

可分为:①常规能源,指在当前已为人类社会广泛应用的能源,如煤炭、石油、水力等;②非常规能源,指在当前限于技术、经济水平,尚未广泛应用的能源,如油页岩、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潮汐能等,它们又可称为新能源。
基本形态分类

可分为:①一次能源,指在自然界现成存在,不改变其形态就可直接取用的能源,又称原生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水能、太阳能、生物能以及风能等;②二次能源,指由一次能源经加工转换成另一种形态的能源,又称次生能源,如电力、蒸汽、石油制品、煤气等。
主要研究内容

可分为 3个方面,即能源地理概论、区域能源地理和部门能源地理。

能源地理概论

主要研究能源地理的基本理论以及诸种能源的空间组合结构、转化、布局和区划,归纳其特点,探索其客观规律和原则。同时还研究诸种能源对环境的作用,提供合理、节约使用能源以保护环境的根本措施。

处于不同时期的能源空间结构,常因自然、技术、经济条件的演变而发生转化。如一次能源的消费结构,在资本主义产业革命以前,曾长期以可再生能源──主要是木材为主,使能源布局分散、零星。18世纪中叶产业革命后,蒸汽机普遍使用,煤在消费结构中所占的百分比逐步上升,于19世纪70年代占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24%,于20世纪初占有60%的优势。这是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第一次大转化。20世纪以来内燃机推广,石油逐渐取代煤的地位,1965年石油首次占消费结构中的第一位,到70年代后期已占消费结构中的一半左右。这是世界能源结构的第二次大转化。能源布局上也相应出现了专业性的大产区、加工区、消费区,以及重要的能源运输线和能源贸易的地区组合类型等新特点。经过70年代里国际能源供应紧张和油价上涨的冲击后,许多国家都加强了煤炭、核电、水力的利用,重视新能源的研究,力图降低石油在能源结构中的相对比重,开始进入了第三次能源结构的转化时期。因而,今后世界能源布局也将出现多能源综合布局。

能源经济区划是在深入研究一定空间范围内能源的天然储藏和生产的贫富程度、产销联系、结构和布局特点后,再根据客观规律和必要原则进行。

能源的开发、利用对环境产生影响,如排放有毒有害物质会污染自然环境,在超过环境容量的极限时,生态平衡会遭到破坏。能源对环境的影响还与所在地区的自然、社会条件和采取的控制措施有关。所以,能源地理通过对能源、环境、经济的综合性系统分析,力求合理地开发、利用和组合各种能源,使环境受到的污染和破坏减少,达到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目的。

一定空间内能源的供需关系反映能源生产和消费的联系,又同能源消费结构关系密切,因此能源的地区供需平衡也是能源地理探讨的课题。

区域能源地理

研究一定区域的能源地理。区域范围大到全世界,小到一个县不等。还可进行城市能源地理或农村能源地理的研究。每个特定的区域中,又包括对各类能源的研究。

部门能源地理

研究不同空间范围的单部门能源地理,如世界太阳能地理、中国煤炭地理、南海石油地理等。具体包括下列6个方面:

①石油地理

研究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石油在能源结构中地位的演变及其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的影响;石油储藏的地质基础和油田分布,其中石油圈闭和油藏的类型和分布是首要研究内容;分析主要产油区的生产条件,评价其数量、质量,推测其发展前景;研究世界或地区的炼油能力、加工深度、各种油品生产的结构、布局规律的演化;从原油和油品的消费数量、结构和布局出发,分析世界或地区的石油储、产、消比例,研究其空间供需联系,进而探讨石油的运输线路、港口、进出口的地理分配、贸易动向等。世界石油地域供需的不平衡,促使国际石油的地理流动加剧。石油出口国和进口国之间,因地理位置、政治历史和贸易传统而产生的各种石油贸易和地理组合,也是石油地理研究的内容之一。此外,石油地理还从一定空间范围来探讨石油与环境,石油节约与替代能源等有关的地理问题。

②天然气地理

多数天然气与石油共生,成为油气田,但也有单独的气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采油、采气及其炼制和输送技术的进步,天然气不再被废弃,天然气地理的研究也随之而展开。天然气的采集和运输要求建立长里程的集气管系统和输气管系统,以联系产区和市场。天然气储存不便,加工成液化天然气虽利于储运,可是建立加工厂的投资大、生产成本高,造成生产布局不广泛的特点。

③煤炭地理

目前煤炭在世界能源结构中仅次于石油,占第二位。中国等国家仍以煤炭占能源结构的首位。因此煤炭地理的研究历久不衰。煤炭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从煤炭的生成原因和过程论述煤田的地质地理问题;从储煤的数量、质量、潜力和地理环境作出评价,分析其发展和布局的特点和规律;分析煤炭在动力、钢铁、化工等工业部门和铁路、水运等运输部门中的作用,及其综合利用的现状和前景对于开发和加工布局的意义;研究煤炭的开采、加工、运输的地理分布、形成条件,以及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相互联系和制约等;从分析地理条件的角度,研究世界或地区煤炭业的前景。

④水能地理

水能主要用于水力发电,其优点是成本低、可连续再生、无污染。缺点是分布受水文、气候、地貌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大。水能地理的主要任务是广泛地联系水文、气候、地貌和电力的区域供需情况,研究水力发电的地理分布条件、特点及其发展前景。受地理条件的限制,世界上大水电站往往远离工业中心地区,因此输电线的消耗也需计入发电成本内,成为其地理布局的特殊因子之一。而另一方面,能源密集型的工业也常常集中分布于大水电站附近,如电解铝、镁、钛,制造铁合金、重水和氨等的工业。

⑤核能地理

利用铀等放射性元素的核能发电已成为一种新的重要能源,核电站建设速度增长很快。核电站所用原料量小体轻、运输方便,但建设成本昂贵,技术要求很高,还须具备严格防止核污染的设施。这是核能地理需要探讨的问题。

⑥新能源地理

新能源包括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等。现已有70多个国家研究太阳能积聚、使用和储运等问题。小规模的就地利用的太阳能,如热水器、太阳灶等,称为“软太阳能技术”。大规模的、集中使用的称为“硬太阳能技术”,如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发电等。美国、苏联、日本、联邦德国和法国等太阳能利用技术都很发达。中国已在兰州建立了“太阳能采暖与降温示范基地”。科学家已通过同步卫星将太阳能变成微波再传送到地面使用。太阳能将是未来的主要能源之一。

地心每年向地表传送大量热能,但目前的利用还只限于少数干蒸汽田、热水田和低温田。对岩浆能、地压带能和热干岩能的利用尚在研究中。美国、菲律宾、意大利、中国、巴西、冰岛、匈牙利等都已利用地热能。用地热发电成本低、无污染,但是勘探和开发技术复杂,并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过多利用还会导致地面下沉,有些地下热水水质不纯,对机器设备有腐蚀性,所以净化和输送也是推广地热能利用的重要问题。

风能的利用受地理条件严格制约,如风速较快、风向稳定、变幅较小才能用于发电;此外,风力发电机组建筑费用和发电成本都较高昂,占地广,设备使用时间短,因而使其布局未能普及。但符合条件的地区建立风能发电也还是有利的,如阿留申群岛、中国西北地区、西北欧西海岸、中非等地。美国已建功率达7300千瓦的世界最大风力发电机。丹麦、联邦德国、荷兰、澳大利亚和英国等也有了现代化风能发电站。

海洋能的潜力很大。目前已建立了一些分布于河口、峡湾的潮汐发电站。欧洲和北美的沿海国家正在探讨冬季用电高峰时利用波浪能和洋流能发电,起到补充作用,并已建立试验性发电站。中国在南海试验使用波浪能和洋流能发电的小型发电机,用于航标灯。利用海洋表层和深水层的温度差来驱动发电机,称为海洋热能发电,如今已有一些国家进行试验。

目前,对新能源的地理研究开展甚少,有待于开发利用的进一步发展和促进。


责任编辑: 曹吉生

高级搜索

更多

行业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