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加快推进能源转型助力建设“美丽中国”

2019-04-04 14:23:28 2019年能源思考2月刊   作者: 肖 钢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的改进与更替。当前人们普遍认为,人类社会在经历了从薪柴到煤炭、从煤炭到油气的两次能源转型之后,正在迎来第三次能源大转型。

在这一轮声势浩大的能源转型进程中,2015年底《巴黎协定》的签署是一个新的"分水岭",预示着全球能源发展越来越受到环境和气候变化因素影响,绿色低碳发展趋势更加明显。过去十年来,全球非水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年均增速约16%,明显超过化石能源1%~2%的增速。从多家机构预测看,今后全球能源转型可能会加速推进,可再生能源比重将不断增大,逐步推动人类社会过渡到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新能源体系当中。

尽管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趋势是确定的,人类最终会迈向"低碳社会"乃至"零碳社会"。但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全球能源系统是一个异常复杂的系统,受到政策规定、经济发展阶段、民众消费习惯、技术条件、基础设施路径依赖等多方面影响,新一轮的能源转型也将经历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当前,化石能源在全球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仍高达85%,即使在英国、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化石能源占比也接近80%。从历史上煤炭、石油、天然气发展历程看,一个新兴能源至少需要经过四五十年的时间,在全球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才从1%提高到10%。可再生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大概率也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内完成。

在快速变动的转型趋势中,全球能源行业发展一些基本的趋势并没有发生变化:

第一,全球能源消费总量仍将继续增长。根据英国石油公司(British Petroleum,以下简称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7》数据,过去10年全球能源消费年均增长1.7%,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驱动下,预计未来世界能源消费总量仍将缓慢上升。

第二,未来二三十年内油气在全球能源消费中仍将占主导地位。2017年石油和天然气在全球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分别为34%和23%,油气在美国和欧洲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接近2/3。预计未来二三十年内油气仍将是人类社会的主导能源,尤其是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30年后很可能超越煤炭成为全球第二大能源。伴随非常规油气革命的推进,当前地下的油气资源量仍是充足的,关键在于要有合适的技术和足够的投入将其开发出来。

第三,化石能源的清洁低碳利用是能源转型的重要内容。除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化石能源短期消费规模难以大幅下降的背景下,通过碳捕集与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以下简称CCS)等技术手段推动化石能源的清洁低碳化利用,可能是解决环境气候问题更现实的路径选择。

中国能源转型进程近年来也备受全球瞩目。由于能源消费体量巨大(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国、能源消费国和碳排放国)、能源消费仍在增长且能源结构相对落后(以煤为主),中国能源转型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和挑战。"惟其艰难,方显勇毅"。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革命重要论述的指引下,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过去5年间中国煤炭消费比重下降7个百分点以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超过20%,特别是可再生能源发展取得飞速进展,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均居世界第一位,对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引领作用日益突出。

在推动中国能源转型和环境治理的攻坚战中,中国石油企业也是积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从1999年至今,我国先后完成从无铅汽柴油到国Ⅴ车用汽柴油质量升级,国Ⅵ油品升级正在全面推进,用10多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二三十年油品升级路。大力推进天然气增储上产,过去十年我国天然气供应实现翻番,国内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以下简称LNG)产业从"零"起步,截至目前已建成20座接收站,年引进LNG超过4000万吨。最近两年的"煤改气"工作中,油气企业着力增加资源供应,为雾霾治理做出了突出贡献。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世界能源低碳化发展的历史潮流,面对建设"美丽中国"的万众期待,面对国家油气对外依存度持续攀升带来的能源安全挑战,中国石油企业需要积极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加快推动自身转型,在国家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化能源供应体系中,担负起更加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从短期看,推动油气增储上产仍是国内石油企业的首要任务。中国能源消费结构最主要的问题,是化石能源中煤炭比重过大、油气比重偏小,油气作为优质高效的能源仍有很大发展空间。我们应坚定发展信心,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和投资水平,着力增加低成本的优质储量和产量,为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做出更大贡献。从中长期看,各企业应积极构建低碳产业体系,在增加天然气供给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稳妥发展新能源业务,建立涵盖上游油气生产、天然气发电及可再生能源业务的一体化产业体系,重塑公司的产业竞争优势。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在推动能源转型进程中,我们应该更加关注科技创新的力量。2018年"中兴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再次证明关键核心技术乃"国之重器",是用多少钱都买不来的。近年来,我国油气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但仍有一些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中国油气企业应高度重视科技的第一生产力作用,持续加大对稠油、致密油气、页岩油气、深水油气资源、可燃冰等领域技术的研发,加强对风电、光伏、储能、氢能等新能源技术的跟踪研究,不断积淀技术实力,为公司业务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的能源转型需要政府和企业界携手贡献力量,也需要得到普通民众的理解、关心和支持。近期收到林益楷撰写的《能源大抉择》一书,读完之后感觉亮点颇多。这本书既有从宏观层面对国家能源转型进程的考察,也有从微观层面对能源公司转型行为的讨论,还有对中国能源转型的思考和政策建议。总体上看,全书材料翔实、逻辑清晰、观点新颖,是一部兼具理论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作品,相信此书会对中国能源行业及企业的转型提供有益借鉴。

林益楷作为国内能源研究领域的青年学者,在工作之余能够沉下心来爬梳资料,思考问题,对能源行业发展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颇为难得。希望林益楷今后保持勤学好思的状态,多出研究成果,继续为中国能源行业发展献智献策。




责任编辑: 江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