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国家管网将初立,江湖由此风波息?

2019-06-27 14:43:27 能源思考3月刊

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你就是江湖,你怎么退出?”

--金庸.电影《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

一、一个传奇

20世纪20年代,乔治·奥威尔曾作为大英帝国的警察在缅甸生活了五年。五年后,他突然毫无预兆地返回英国递交辞呈,开始了写作生涯。而缅甸则以各种形式在他的书中出现:《缅甸岁月》、《动物农庄》、《一九八四》,以及他未完成的作品《吸烟室的故事》等等。

美国记者艾玛·拉金重访了奥威尔在缅甸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曼德勒、渺弥亚、仰光、杰沙…她试图为一些问题寻找答案,并写就了《在缅甸寻找乔治·奥威尔》。

这本书里有一个缅甸最广为流传的传说:

有一条恶龙,每年要求村庄献祭一个处女,每年这个村庄都会有一个少年英雄去与恶龙搏斗,但无人生还。又一个英雄出发时,有人悄悄尾随。龙穴铺满金银财宝,英雄用剑刺死恶龙,然后坐在尸身上,看着闪烁的珠宝,慢慢地长出鳞片、尾巴和触角,最终变成恶龙。

一句对未来的警醒: “吾爱英雄因救我,奈何英雄已成魔”。

二、国家管网公司将落地,油气改革关键一年

如前文《2019年中国天然气十大猜想》所言,国家管网公司将在2019年落地。近日中国证券报消息称组建石油天然气管道公司已列入中央相关部门工作计划,有望在今年内正式成立,最快有望在年中,目前方案已上报。如所有人预期一样,国家管网公司即将启程,2019年必将成为中国油气改革非常重要的一年。

综合相关消息,此次改革重组方案大概如下:

· 首先将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旗下干线管道资产及员工剥离,并转移至新成立的国家管道公司,再按各自管道资产的估值厘定新公司的股权比例,预计新管网公司估值约3000亿-5000亿元。

· 此次改革步伐将以稳健为主,省网和配气网需要在“国网”改革后循序渐进地进行调整。

· 新管网公司获注入资产后,拟引入约50%社会资本,包括国家投资基金及民营资本,该资金将用于扩建管网。

· 新管网公司独立上市。

三、寄予无尽期待,打破垄断真能一蹴而就?

2017 年5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改革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

其中第三个重点任务即是:改革油气管网运营机制,提升集约输送和公平服务能力。分步推进国有大型油气企业干线管道独立,实现管输和销售分开。完善油气管网公平接入机制,油气干线管道、省内和省际管网均向第三方市场主体公平开放。

根据油气改革整体思路,国家管网公司被寄予厚望,意义重大:

(1)运销分离,满足“管住中间,放开两端”要求,油气市场化改革提速;

(2)提高管网运营效率,降低管输价格水平;

(3)第三方开放,促进天然气大规模应用,增强调峰及应急保供能力;

(4)消除“中游”制约,激发上下游活力。

很多人对于国家管网公司成立抱有无尽的期许,中国证券报更是给出了“油气行业打破垄断将迎大动作”的标题,但打破垄断真的就这么容易一蹴而就吗?

四、以史为鉴,电力“厂网分离”的迷思

十七年前,与油气改革“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改革路径一样,在国务院的主导下电力体制改革得到实质性推进,“厂网分离”开始实施,将大一统的国家电力公司拆分成五大发电集团(华能、大唐、华电、国电和中电投)和两大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

与天然气行业大重组的逻辑相同,这次电力改革也是将处于自然垄断地位的“网络资产剥离”。

“厂网分离”是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有效提高了发电领域的市场竞争程度,并提供了进一步推动输配分开和形成电力市场的内在动力。推行此项改革的一个重要背景,就是从19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中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对电力需求旺盛,但是困于体制,电源投资不足,经常出现电荒。

“厂网分开”之后,电源投资放开,投资日渐活跃,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有利可图,彼时煤价处于低位,水电和核电本身利润空间较大,五大发电集团在此阶段进行了大量的电源投资,以五大之首的华能集团为例,2002年该公司发电装机总计2676万千瓦,2013年已达13508万千瓦,十年间总计增长404%。到2010年,电源领域的活跃投资使得电力短缺问题基本解决。

但回头看,“厂网分开”之后,电力体制改革没有进一步向前推进,电力市场的弊端逐渐显现,主要有二:

其一,电源投资与电网投资不匹配,以致全国多个地区出现弃风,弃光和弃水等现象,造成电力资源的浪费。

电源投资放开,特别是新能源投资兴起之后,大量的国有、民营发电企业投身其中,特别是光伏和风电等新能源由于投资可以享受高额的国家补贴,在青海、内蒙古、甘肃等风、光资源丰富的地区引发“抢装潮“,但这些地区本身用电量不足,光伏和风电厂所发电量无法消纳,当地有缺乏足够的电力外送通道,大量新能源电站空转,投资者损失惨重。

其二,电网坐实垄断,真正的电力市场难以形成。

电网独立之后,全国成立了两家主要的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由于销售电价和上网电价均由发改委价格司审批决定,输配电成本长期难以厘清,电网公司以“吃差价”的模式旱涝保收。电网作为电力市场的单一买方和单一卖方还掌握电力调度权,地位异常强势,对发电企业尤其新能源发电企业形成挤压。2017年5大发电集团利润总额仅相当于一个南方电网。

电力公司名称2017年净利润同比增长率

以史为鉴,参照“厂网分离”的情况,国家管网公司独立后,天然气行业形势会出现何种转变会走向何方?

五、盘盘家底:国内天然气长输主干网现状

盘盘国家管网公司即将并入的原始家底。

截止2018年底,我国油气长输管道总里程累计约13.31 万公里,其中天然气管道约7.72 万公里,原油管道约2.87万公里(已扣减退役封存管道),成品油管道约2.72 万公里。其中中国石油一家独大,原油及天然气管道占比均在70%左右。

这十多年来长输管线发展迅速,东北、西北、西南和海上四大油气通道战略布局基本完成。

我国已经形成了由西气东输一线和二线、陕京线、川气东送为骨架的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连通海外的全国性供气网络,“西气东输、川气东送、海气登陆、就近外供”的供气格局已经形成,干线管网总输气能力超过2000亿立方米/年。

“三桶油”在天然气产业链中具有管道建设和运营管理的先发优势,在长输管线、支线管道建设和运营中处于主导地位。其中,中石油拥有五家子管道公司,天然气管道总长度达5 万千米,约占全国总量的78%;中石化在建和运营管网约4600 千米,在全国总量中占比较少;中海油天然气管道布局主要集中在海南、广东、福建、浙江一带,管道总长约3100 千米,在全国总量中占比最少。

六、天然气管道建设严重落后,亟待发力

尽管我国油气管网建设取得一定成绩,但近几年发展已严重滞后于规划。

根据《中长期油气管网规划》(发改基础〔2017〕965 号),十三五、十四五末我国天然气、原油、成品油管道规划目标总里程总计分别为16.9 万公里、24 万公里,而2018 年末实际里程总计为13.31 万公里,差距分别为3.6 万公里、10.7 万公里。

 

 
要完成十三五目标,2019-2020 年原油管道、成品油管道、天然气管道里程年均增速必须分别达到5.6%、10.1%、16.1%。即使2020 年完成十三五目标,十四五原油管道、成品油管道、天然气管道里程年均增速必须分别达2.9%、3.9%、9.4%,才能完成2025 年目标值。

从全球视角来看,中国天然气管道基础建设还存在巨大的差距。

据统计,2017 年底,全球油气管道的总长度达233.92 万公里。其中,天然气管道占比60%,总长度142.5 万公里;原油管道占比24%,总长度56.2 万公里;成品油管道占比16%,总长为35.1 万公里。

分地区看,管网建设情况基本与经济发展程度成正比,北美及欧洲地区领先。以美国为例,中国天然气产量为美国的1/5,消费量为美国的1/3,天然气管道里程却仅为美国的1/9;原油产量为美国的1/3,消费量为美国的7/10,原油管道里程却仅为美国的3/10。

七、谁是最大赢家?

 

 
1、三桶油剥离出的原有管网公司

这些年随着三桶油内部体制改革,原来运销一体的天然气业务基本都分出了管网公司和销售公司,管网公司干着管道建设抢险抢修的“脏活累活”,而销售公司则掌握着各省天然气指标分配的“生杀大权”,当然有那么两年买方市场,销售公司日子也不太好过,需要“求着”下游多用气。

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后,被剥离注入的三桶油尤其是中石油管网公司应该是最大赢家,一是行业地位显著提升,从原来的央企二级单位一举变成了与三桶油平起平坐的一级单位,未来不出意外的话可能成为天然气产业链中话语权最重的一方;二是充分掌握业务主导权,管网的投资建设、气源的调配、扩张收购等可以独立决策;三是业务规模和经营业绩显著扩大,不说能达到国家电网的水平,至少差不了。

2、战略投资方

根据目前国有企业改革的大趋势,新管网公司获注入资产后,肯定会引入一定的社会资本,包括国家投资基金及民营资本。

在此之前,中石化、中石油已有引入社会资本的多次动作。

2016年,中国人寿和国投交通拟分别以现金200亿元和28亿元认购中石化川气东送管道有限公司共计50%的股权。本次增资完成后,管道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将由1亿元增加至2亿元,中国石化全资子公司天然气公司将持有管道有限公司50%的股权,中国人寿和国投交通将合计持有管道有限公司50%的股权,管道有限公司将不再纳入中国石化的合并财务报表。

这次国家管网公司的体量和地位不能同日而语,各路豪强肯定都虎视眈眈,究竟“鹿死谁手”值得拭目以待,不知道除三桶油外,产业链上下游的其他资本能不能入局分一杯羹。

3、管道工程相关生产商和承包商

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后,一定会加快国内油气管网建设。假设管道投资强度1000 万元/公里-2000 万元/公里,至2025年末,我国油气管网新增投资规模高达1-2 万亿元,万亿工程闭着眼就能想到包括管道、管材、压缩机、大型调压设备等生产厂商及工程承包商将从中受益。

4、中小型上游资源公司(气田开采、接收站)

国家管网公司成立的一大目的是保证第三方开放,促进天然气大规模应用。这当然有利于除三桶油外的其他中小型上游资源公司,包括上游气田资源公司、民营沿海接收站等。如果中游确实向第三方完全放开,应该会带来一波上游气田开采和接收站等投资热潮。

5、城燃企业

简单来说,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凸显了城燃企业“终端为王”的产业链地位,只要把下游用户牢牢攥在手里,日子就不会过得太差,同时资金实力强大的城燃企业还可以自然的往上游延伸,打通全产业链巩固自己的护城河。当然,从上游单位往下看,城燃业务也会成为很多上游眼中的香饽饽,这两年先有中石化的长城燃气后有中石油的昆仑改革,上游下游如何合作与融合将可能成为一大核心问题。

6、终端大用户

从长远来看,类似于电网改革的发展路径,终端天然气大用户将有可能获得优惠的大用户气价。当然,就目前紧张的供需形势来说,短时间大用户气价大幅下降应该是不可能的。

八、待解难题1:进口气倒挂由谁背?

天然气价格机制理顺问题一直是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随着国家管网公司成立,这一问题相信一定摆在桌面上。

其中,一个大问题便是进口气价格与天然气门站价格倒挂的问题。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17年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全年的进口平均单价分别为约合1.341元/方、1.262元/方、1.092元/方,缅甸气源较贵,2017年平均进口单价为2.346元/方,海关总署实乃居家旅行必备。另外,今年年底要通气的俄罗斯管线所对应的气源价格大概在2.4-2.7元/方左右。

而另一方面,最高门站价格为广东省的2.06元/方,平均门站价格远低于缅甸和俄罗斯的进口气价格。

 

 

单纯看缅甸气和俄气都是倒挂亏损,原来这部分亏损一直都是在中石油内部消化。

如今国家管网公司成立,正常来说,进口气合同肯定还是在中石油身上,但这部分亏损是直接转嫁给管网公司还是继续由中石油消化或者从国家层面拿出一个折中办法,目前还不得而知。相信这也是在设计国家管网公司成立方案时的一个关键争论点。

九、待解难题2:省网会一起合并吗?

全国天然气管网基本可分为长输主干网、省网和城燃网三大部分。

前文《黑辽两省都有了?省级天然气管网公司最新盘点》对目前全国省级管网公司进行了系统盘点。

截止2018年年底,全国共21 个省(含湾湾)组建了省级天然气管网公司,其中,黑龙江、辽宁2018年刚刚成立。

 

 

在这些省级天然气管网公司当中,仅广东省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仅承担天然气运输服务,其他均有涉及天然气销售业务。河南、新疆、甘肃、青海、宁夏等省没有组建省级天然气管网公司,黑龙江、吉林等刚刚组建未开展实质业务,这些省份的天然气则由上游气源方如中石油、中石化等所属的管道销售公司直接供应。

从组建省级天然气管网公司的初衷来看,除了统一规划管网建设、提高天然气气化率外,各地政府还致力于实现省内天然气的统购统销,统一分配。除浙江省外,多数省级管网出于多种原因并未实现统购统销。

从省级天然气管网公司主营业务来看,一般主要是负责省级天然气管网规划、建设及运营管理等,多数并不参与城市燃气项目的经营。

在省网公司中,有10家由三大油企中的一家或多家参与出资并占有股份,其中2017 年完成改制的广东省天然气管网公司最为特殊,是国内首个三大油企同时参股的省网公司,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占股分别为23%、23%、26%。

从国家管网公司和油气改革角度来说,省网公司一起并入构建中游管网大一统肯定是最优选择。

但从各省复杂纷繁的省网公司股权背景就可以预想到,要想将省网公司都并入国网是一件十分艰辛而困难的事,这其中涉及到国家和地方政府、国资和社资、三桶油等多方面多角度的博弈问题,另外其中不少公司是独立上市公司或者是上市公司下属公司,如果合并,相关上市公司股东利益如何保护也是一巨大难题。

十、待解难题3:气价真的会降吗?

国家管网成立后,中间环节收费更清晰了,天然气气价应该会降吧?这恐怕是很多人最为关心的问题。

很遗憾,结合几方面因素,粗略判断,气价不会降,至少短期内不会:

· 国家管网刚刚成立,内外部还存在很多整合问题待解决,主干管网管输费不太可能短期内大幅下降,而作为独立公司,还可能存在上浮管输费的潜在动力

· 近期天然气气价成本仍呈上升趋势,尤其是今冬俄气进入,详情参见前文《暗夜将至,天然气门站价格会涨吗?》

· 油气投资金额大、周期长,所谓放开两头的格局短时间内难以形成,上游主要资源还是来自于三桶油,天然气产业链整体格局没变

总的来说,中国油气体制改革喊了这么多年,今年国家管网公司成立总算是有了一个实质性的进展,不管未来的发展如何,对于国内天然气行业发展而言是迈出了一大步,当然目前最重要的是希望决策层做好顶层设计打好基础,期待未来能够看到管网公司成立方案的所有细节。

“天地四方为江湖,世人聪明反糊涂。名利场上风浪起,赢到头来却是输。”

--金庸.《侠客行》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