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沙特局势牵动世界油市

2019-11-19 14:04:38 中国能源网   作者: 陈明灼  

在世界石油市场持续走弱之时,9月中旬沙特石油设施遇袭事件再次提振了国际油价,原本供需宽松的油市,并不是一如人们想象的乐观,这一切说明了石油行业的脆弱性。

当地时间9月14日凌晨,沙特内政部发表声明称,有数架无人机袭击了沙特国家石油公司的两处石油设施并引发火灾。这次事件致使沙特原油供应每日减少570万桶,大约占沙特石油产量的50%。此外,沙特天然气供应量减少5000多万立方米,也占总量的约50%。

在沙特阿美石油公司遇袭后,9月16日,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开盘大涨19%,至每桶71.95美元,创下了1991年以来的最大日内涨幅。同时,美国原油期货大涨逾15%至每桶63.34美元。上海原油期货开盘涨停,涨幅为7.98%,创5月23日以来新高。

而在中国原油进口国排名中,沙特一直稳居前三。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原油进口总量达4.62亿吨,同比增长10.1%。其中,进口俄罗斯原油7149万吨,占国内原油总进口量约15%,从沙特阿拉伯进口5673万吨石油,占比约12%。

石油被称为国民经济的命脉,战争的血液。我国至今并未经历石油危机,但从历次世界石油危机来看,石油出现短缺,将会对一个国家产生致命的打击。

遍观以往发生过的世界石油危机,无不与中东局势有关。

在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期间,石油输出国组织为了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决定收回石油标价权,将原油价格从每桶3美元提至10美元,由于油价上涨了两倍,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严重的的全球经济危机。

这一持续三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机对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在这场石油危机中,所有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明显放慢。

其后的1978年,伊朗国内政局剧变,加之两伊战争爆发,全球石油产量大幅下滑,引发了第二次石油危机。当时,全球石油产量从580万桶骤降至100万桶以下,随后国际油价在1979年暴涨,从每桶13美元提至34美元。

这种状态持续了半年多,此次危机被称作第二次石油危机,也是导致上世纪70年代末西方经济全面衰退的最重要的原因。

此外,在1990年8月伊拉克攻占科威特以后,由于伊拉克受到国际制裁,使得伊拉克的原油供应中断,国际油价急升至42美元。随后美国、英国经济陷入加速衰退,全球GDP增长率在1991年跌破2%。

过去发生过的石油危机,一方面引发了世界能源市场长远的结构性变化,迫使主要进口国积极寻找替代能源,开发节能技术。另一方面,石油危机让各国还逐步建立起大量的战略性石油储备。

现在尽管由于国际间防止石油危机形成的机制日趋完善,但在能源需求和供给日趋紧张的情况下,石油危机的阴影仍然无法消除。“石油安全”已经成为各国紧要的战略问题。

近年来,随着油气消费继续快速增长,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快速攀升。在继2017年成为世界最大原油进口国之后,我国2018年又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国。

今年7月30日发布的《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显示,2018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72%,是近五十年来最高;此外,在2018年中国天然气消费也在继续快速增长,继2017年成为世界最大原油进口国之后,又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升至43%。

当前世界形势风云变幻。在外部不确定增加之时,能源安全问题尤为突显。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就提出了大力提升勘探开发力度的指示,要求进一步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努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充分体现了国家对石油天然气工业发展的高度重视。

不久前,国内三大石油公司——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互相签订了合作协议,努力加大石油天然气勘探开采力度。油气行业是资产和技术高度集中的行业,要改变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过高的现状,需要政府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以及企业长期加大油气勘探开发投入,立足长远保证国内油气勘探开发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最有效的办法。




【中国能源网独家稿件声明】 凡注明 “中国能源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 未经中国能源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

责任编辑: 张磊

标签:沙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