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科学理性推动中国核能发展

2011-10-01 23:42:00 中国能源网

对于核电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目前成文的也只有国务院2007年批准的《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当时提出的目标是:到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争取达到4000万千瓦,并有1800万千瓦在建项目结转到2020年以后续建;2010年待批的《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将目标又调高至8600万千瓦;而中国工程院今年2月发布的《中国能源中长期(2030、2050)发展战略研究》提出,2020年我国核电总装机规模可能实现达到7000万千瓦目标。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我国已核准13个核电项目共34台机组,目前建成投产3台,在建27台。今年投入商运的两台机组包括已经投运的岭澳二期2号机和将要投运的秦山二期4号机。国内在运机组已达到14台,装机容量超过1100万千瓦;在建机组减少至27台,装机规模近3000万千瓦。很明显,4000万千瓦的发展目标肯定会随着在建项目的推进而达到。但是,对于7000万千瓦和8600千瓦的预期,到底会打折多少?

眼下决策部门正在进行的核电领域安全规划包括了核电安全规划和核安全规划,前者是国家能源局着手进行,后者由核安全局负责进行。

按照国务院“国四条”所决定的,在核电安全规划出台前暂停审批新项目。外界猜测,既然核电大检查已经结束,而且检查没有发现重大隐患问题和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项目,那么核电安全规划将在短期内出台。检查报告涉及多个部门,撰写与定稿需要几个部门共同来完成,要参考各方意见,所以无法确定报告公布的具体时间。而目前同样没有时间表的,还有核电安全规划的出台和核电项目的恢复审批。

核电安全规划与核安全规划估计会合并为一部,乐观预计明年一季度最终公布。这是否意味着,新项目解冻也就在半年左右的时间?我国可能在1-2年内没有新的核电项目获批,这是国内核电优化改进的机遇期。然而,科技部日前公布的《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完成C A P1400标准体系设计并建设示范电站,并在2015年底具备倒送电和主控室部分投运条件,而高温气冷堆要在2013年前后示范电站建成并试运行。

十二五期间在建核电的陆续投运将对缓解电力紧缺起到积极作用。但是,福岛核事故影响的长期化以及国内新增核电项目的不确定性,将给整个核电行业发展带来压力。

据了解,获得“小路条”后的前期工作包括设计、“五通一平”、关键设备采购等。以设备采购为例,一个标准A P1000核电厂中,各类型设备总计在4万台套左右。除五大主设备外,还包括各类泵超过180多台、核级阀门1400多台、各类电缆达366千米、大型变压器11台,各类干式变压器20多台,另外,还包括大量的中压开关柜和低压开关柜以及庞大的D C S系统。前期工作投资如此大,如果搁浅时间太长或者放弃,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目前国内核电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其中包括公众对核电的接受性比预期的严峻、政府决策部门政策不够清晰。核电集团关注安全管理和内部改革,地方政府和居民咨询权及知情权意识明显上升等。

中国期待核电安全快速发展。

 




【中国能源网独家稿件声明】 凡注明 “中国能源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 未经中国能源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