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建立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是历史必然

2008-08-28 09:29:00 中国能源网   作者: 王歧山  

编者按:此文是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王歧山在第四次中美经济战略对话中的演讲修改而成。

中美建立和发展建设性合作关系是历史的必然。世界不可能再回到冷战时代,这是因为人民不会答应,人类不能承受,政治家的理智也不允许。中美必须加强战略对话,通过对话增进了解和信任,推动两国建设性合作关系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中美互为重要贸易伙伴。两国经贸关系最大特点就是其战略性、互补性。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话,提出问题,形成共识,落实成果,防止贸易保护主义和保守主义阻碍两国经贸关系发展,使两国经贸合作造福两国人民。

中国经济将保持较长时期快速增长,将为中美经贸合作、为美国企业提供巨大商机,中国政府将积极为两国企业开展对话和互利合作创造良好环境。

1971年基辛格博士访华以来,中国和美国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两国在贸易、投资等方面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维护地区稳定、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等方面的合作不断加强,中美关系正处在一个良好的发展时期。中美两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在任何方面都是利益攸关者。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不断加强两国的建设性合作关系非常重要。对于我们之间出现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相信,只要双方能够坐下来加强沟通和对话,不断消除分歧,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就会不断向前发展。

近年来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取得了很大进步,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执法力度不断加大。不久前,中国发布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这对建设创新型国家、进一步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当看到,中国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的时间还不长,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美国以保护知识产权为理由限制高技术向中国出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但是如果等到中国把知识产权问题完全解决好再开展高技术贸易,而不是在开展贸易的同时依法打击各种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中美双方都很可能会错失发展良机,对缩小中美贸易顺差和扩大双方经贸合作都是不利的。

作为中国整个经济的一个重要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这些成就的取得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因此,我们继续推进金融开放的方针和决心是坚定不移的。

美中关系长期以来总体稳定发展,这反映了两国国家的利益。在当前世界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美中关系是世界和平繁荣的重要因素,两国应加强和扩大各领域的战略对话。

我这次来美国之前,很多人对我说,你要小心,美国盛行着贸易保护主义,开放的大门就要关上了。但是,我觉得不应该这样。历史上,美国是容纳了世界各民族人民的一块热土,依靠贸易立国。在我访美的第一站密苏里州,矗立着一座巨型拱门——“有框无门”。我想,美国应该像这座拱门一样,永远开放。

当前经济全球化席卷世界,各国经济都出现许多新的问题,这既有自身原因,也有外部原因。在这种情况下,产生贸易保护主义并不奇怪,因为谁都希望从外面拿到安全的、没有风险的利益。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能够成功举办,就在于对话双方都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当然,贸易保护肯定存在,无论是美国还是世界,存在是正常的。当经济全球化在新世纪席卷全球,出现一些问题。各国都有自己的内因,但也都有国外、国际的外因。所谓保护主义无外乎出发点是好的,希望从外面拿到的是好的、安全的、没有风险的利益。要保护安全的利益,我们国家现在也有些学者说开放存在问题。开放太大了,华尔街那批人太会赚钱,把我们的钱都赚走了,我们少,他们多,这也是一种。其实说来说去,中美我看都有保护主义的问题,也不奇怪。但有真知灼见的人应该看到,这个世界的潮流,谁封闭谁落后。从历史看,谁封闭谁就落后!中国曾经先进过,但后来又长期关闭了大门,经济发展处于落后状态。30年前,邓小平先生提出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这三十年中,中国人不断找自己的问题,不断改革。中国由此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取得了巨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总量位居世界第四位。中国的历史教育我们,不开放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中国变了,去过中国的人都觉得变得太快。中国正处于迅速变化的阶段,重要一条,是中国人勇于反思自己的封闭。

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和美国都是大国,但不是一个概念。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美国的6%,排在世界100位之后,发展快,带来的问题也不少。城乡、区域发展很不平衡,人与自然还不协调,资源环境压力大。当前的难题是如何把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统一起来。速度不快,就业压力会很大;质量和效益不高,发展不可能持续。作为有13亿人口的中国,我们的工业化、城市化不可能重复发达国家大量消耗能源资源、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胡锦涛主席提出了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们认定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是中国人民共同选择的必由之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坚持改革开放,走科学发展道路。

对于当前的金融动荡、能源和粮食等价格持续上涨,专家们的意见不一致,一些政治家也互相指责。我认为,我们应该充满自信地正视和解决自身的问题,迎接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把挑战化为机遇,相互指责不解决问题。

中国和美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应当在这方面带个头,以战略经济对话为平台,灵活耐心地加强沟通,不断解决彼此间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中美两国都有着光辉的历史,都有着可爱的人民,更有着共同的利益,没有理由不加强对话和合作,更不应该对抗。我们期待同美国继续开展对话,推动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中国能源网独家稿件声明】 凡注明 “中国能源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 未经中国能源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

责任编辑: 曹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