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油价下跌:开启一个新时代?

2015-03-03 09:27:26 大公网

最近半年,国际油价的持续下跌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究其原因,阴谋论与市场论持有者至今仍各执其词。到底是哪些因素推动国际油价下跌?油价还会继续下跌吗?底线在哪?这轮下跌是未来反弹的暂时现象还是一个新时代的开端?对中国来说,有哪些机遇和挑战?

12月15日北京国际能源专家俱乐部邀请国际能源署首席石油分析师(石油工业与市场处处长、石油市场月报与中期报告主编)AntoineHalff先生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高级研究员(美国前能源部副部长)DavidSandalow先生以"油价下跌:开启一个新时代?"为主题,与国内外70余位业内人士进行了深入交流。

为了与上一轮油价剧烈波动做对比,俱乐部总裁陈新华博士首先回顾了2008年12月13日俱乐部"国际油价为何剧烈波动"会议的总结报告。那次会议的主要结论和判断包括:

1. 在石油金融化背景下,由数以千计的期货交易员共同"感知"所形成的"市场心理"对短期油价波动的影响份量越来越重。

2. 基本面因素和投机行为共同作用导致了油价的剧烈波动:

1) 自2005年底,石油供需基本面因素导致石油价格持续攀升。

2) 2006年以后,许多金融投资者将石油作为炒作对象来谋利,过多资金追逐少量的石油资产,使油价持续非理性攀升。

3. 油价走势将与金融危机蔓延、全球经济复苏紧密相关,油价具有再冲高位的可能。

4. 全球石油市场进入了一个全新格局:

a. 石油市场成为金融市场的一部分,加强金融监管十分必要。

b. 石油市场的金融投资方式将会有所改变,新的投机手段还会继续产生。

c. 石油价格还可能出现周期性反复。

d. 能源安全与环境保护的压力加大。

e. 全球油气工业上游市场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结合当前国际石油市场形势,陈新华博士提出了本次研讨的五个主要问题:

1)油价为什么突然暴跌?是市场因素还是地缘政治主导?

2)油价暴跌对主要石油生产国、消费国以及能源行业有什么影响?

3)油价未来走势如何?合理的价位应该是多少?

4)本次下跌是正常的周期循环还是新时代的开端?

5)中国如何应对?有哪些机遇和挑战?

与会专家围绕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主要观点总结如下。

一、本次油价暴跌主要源于市场因素,地缘政治阴谋论难以自圆其说。

(1)石油供给的持续增加是本次油价下跌的决定性原因。首先是美国产量的大幅度增加。2011年至今,美国的石油日产量增加了350万桶,大于许多欧佩克国家的石油产量。过去5年,全球石油供应增量的一半来自美国。加上生物质燃料,美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液态能源生产商。

其次,得益于利比亚和伊拉克产量的恢复,OPEC原油产量增长至3000万桶/天的约定上限。在利比亚石油产量从今年6月的23万桶/天增加到9月的86万桶/天,沙特为捍卫其市场份额,不愿意减产。在油价持续下滑背景下召开的OPEC11月27日会议上,沙特的坚定立场和OPEC在成员国内部分配减产指标的技术难度(2011年后,OPEC只设立了每天3000万桶的总产量目标,没有分到各成员国的国别指标)导致该集团做出不减产的决定,致使油价继续崩溃。

在美国和中东之外,加拿大、巴西等国的石油产量也在持续增加,北海油田的产量也止跌趋稳。

(2)需求增量下滑对本次油价下跌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总体上持续低迷。虽然美国有回暖迹象,但美国政府持续提高燃油经济性标准(美国车用燃油效率前10年提高了9.7%)、年均行车公里数下降(前10年下降了8.9%)以及逐年增长的交通燃料替代使美国石油需求近年来呈现负增长(2013年比2004年下降了9.1%)。其他主要经济体经济形势均不乐观,都达不到增长预期。2014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量达到5年以来最低点。中国在过去10年原油需求年均增长4.7%,占全球需求增量的50%,但今年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中国石油需求增长持续下滑,预计增长只有2.3%,而印度等其他新兴经济体的需求没有大幅增加。

(3)美元升值也是直接导致以美元计价的油价下跌的另一个原因。2003年以来,美元走势与油价的负相关关系基本确立。今年7月份以来美元指数走势变强(至12月初已经升值了10%),尤其是10月份美国结束量化宽松政策以来,美元对油价持续走低起到了很大作用。

(4)地缘政治没有扮演主要角色,但总体形势不利于抑制此轮油价下跌。由于本次油价下跌对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等西方敌对国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很大,这恰巧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因此有许多人认为本次暴跌的主因是美国的阴谋。DavidSandalow先生对此进行了驳斥。他认为,美国有成千上万家石油生产企业,没人愿意听从政府的指令,美国政府也没有任何行政手段在一个公开透明的市场里对原油产量进行调控。相对于在石油行业有广泛基础的共和党而言,目前执政的民主党对石油行业没有好感,也没有太大的影响力。

(6)本次油价暴跌没有非常明显的触发点,是综合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1985-86(沙特放弃机动生产商地位)、97-98(亚洲金融危机)、2008-09(美国次贷危机)等几次由于标志性事件引发的油价大幅下跌相比,本次油价暴跌没有非常明显的触发点。除了上述的供应增加、需求下滑、美元升值等因素之外,沙特政策、伊朗核武谈判、节能、替代(燃气汽车、电动汽车)、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美气候协议等都被认作是关联性因素。有专家认为,本次下跌真正的起点是今年9月份,在利比亚和伊拉克出口暴增的情况下沙特不做任何让步,加上美国-伊朗核谈判乐观的前景触发了本次油价的大幅下滑,而随后发生的美国量化宽松终止、OPEC会议决定等一系列事件进一步影响市场心理,导致国际油价进一步下滑。

二、油价暴跌对主要石油生产国、消费国、石油公司、能源行业影响巨大,将改变地缘政治格局

(1)对于严重依赖石油收入的主要石油出口国来说,油价下跌直接导致了这些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减少,对国民经济带来沉重打击。以俄罗斯为例,油价的大幅下跌无疑使本来就因西方制裁而脆弱不堪的俄罗斯经济雪上加霜,卢布大幅贬值导致国内物价大幅攀升,引发了民众疯狂抢购各类物资。俄罗斯政府宣布紧缩开支12%。伊朗、委内瑞拉、尼日利亚等国也面临类似的情况。

(2)对于中、美等既是石油消费大国又是石油生产大国来说,油价下跌有利有弊,总体上利大于弊。美国平均每天原油净进口量为700万桶,油价每下降10美元,一年可节省257亿美元,相当于美国2013年GDP(16.8万亿美元)的0.15%。由于美国税率较低,油价下跌的好处可以直接转让给消费者。中国平均每天原油净进口量为600万桶/天,油价每下降10美元,每年将节省22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2013年GDP(9.33万亿美元)的0.24%。

然而,美、中也是石油生产大国,也都在推动节能减排与清洁能源发展。油价暴跌不但影响石油行业的收益与投资决策,也会对节能减排与清洁能源发展产生微妙影响。

(3)对于跨国石油公司来说,低油价直接导致石油公司减少勘探资本支出,推迟开发项目,会影响长期投资和后续供应能力。油价下跌导致利润空间收窄,也迫使石油公司减少服务成本开支。另外,油价下跌造成近期市场表现不佳,石油公司不得不通过多产油来维持其业绩表现,而这会导致短期内供应过剩。长期的低油价也会引发新一轮并购热潮。此外,油价暴跌也会影响中国公司海外油气项目的收益。

(4)对煤化工与替代能源的影响值得关注。持续的低油价将严重影响煤制油、煤化工项目,使其产品失去相比于石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油价下跌也缩小了天然气相对于汽、柴油的价格优势,减缓天然气在交通领域的推广速度。

(5)对可再生能源的影响因市场而异。在以经济效益驱动的欧美市场,低油价将对新能源行业带来很大冲击。但在以政策主导的国家(如中国)低油价对新能源的发展影响不大,如果能乘机取消对石油的补贴而用来支持新能源发展,低油价时期反而是促进新能源发展的一个良好机会。

三、油价短期还将持续低迷,中长期将回归80-100美元/桶的合理区间

2008-2009年的油价暴跌由于各国所采取的经济刺激计划而强劲反弹。相比之下,目前全球各国都没有刺激经济的意愿和手段。中国经济增速还将进一步放缓,日本通货紧缩,欧洲负增长,其他新兴国家经济都面临困境。美国经济一枝独秀,但不会对全球需求有很大的拉动,因为以前所做的节能与替代努力不会由于低油价而消失。

从供应侧看,由于油田的生产惯性,全球石油产量还将持续上升。按照美国能源信息署的统计,北达科他(NorthDakota)州的页岩油平均生产成本为42美元/桶,其他州的生产成本因地而异,一般会比此略高,因此目前的价格对美国的页岩油产量虽然是负面的,但影响程度还有待观察。而沙特为捍卫其市场份额也不会减产,俄罗斯因油田老化和投入不足原本就在减产,进一步的减产动力不足,中国在目前价格的基础上还将维持产量或略有降低。

因此,目前低油价可能会持续两~三年时间。低油价会促使石油公司与油田服务商在服务价格方面进行新一轮讨价还价,最终寻求一种新的平衡。中长期来看,全球对石油的需求具有刚性,不会大幅下降,反而每年将增长100万桶/天左右,而现有油田的产量都因老化而每年递减4-5%左右。弥补这一剪刀差需要大规模投资。按照目前陆地与海上常规石油开发成本以及油砂等非常规石油的开发成本算,低于80美元/桶的价格不足以满足石油勘探开发的投资需求,也不能平衡主要产油国的财政预算。因此,油价回归到80美元/桶以上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判断没有包括一些不可预测的地缘政治事件。实际上,利比亚、伊拉克、伊朗、委内瑞拉、尼尔利亚等国的局势还是非常动荡,对全球石油市场来说都存在巨大的供应中断风险。

关于油价的合理水平,有专家指出,石油最好的计价方式是以黄金而非美元计价。在1947年至1971年之间,也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的期间,一盎司黄金换35美元,一桶石油1.8美元,一盎司黄金可以购买19.4桶石油。今天,石油价格60美元/桶,一盎司黄金1200美元,可以购买20桶石油,与历史上最稳定的价格时期相差无几。然而,美元早已与黄金脱钩,大宗商品以黄金计价的设想也不现实,货币走势还将对石油价格产生重要影响。还有专家指出,中东地区如沙特的产油技术成本只有4-5美元/桶,政府开支极有具弹性,合理的价格不应以产油国政府的预算来定。

四、本次油价暴跌的结构性因素预示着全球石油行业或将进入一个新时代

 自从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以来,国际石油市场经历了多个6-10年为周期涨落起伏,每个周期都对市场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然而,如上所述,不同于以前几个由标志性事件引发的周期,本次油价下跌由许多因素叠加造成,其中的结构性因素难以在短期内很快消除。全球石油行业或许因此进入一个新时代,其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全球石油需求的增速峰值已过。今后的石油需求还会稳步上升,但增速不会超过前十年的速度。主要原因包括发达国家石油消费下降,中国经济进入减速增长的新常态,印度等其他国家没有可与中国相比的增长规模,多个国家取消了石油补贴并将继续推动替代能源发展。

 二是页岩油、页岩气技术的成功使以中东地区为核心的OPEC之外建立了极富竞争力的石油生产能力。这些技术的突破和持续进步,加上巨大的非常规油气资源,以及大量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将打破中东产油国在石油市场的垄断地位,使石油产地更加多元化。

 三是石油市场与经济形势的关联性更加紧密。当全球经济进入低迷和不确定时期,石油市场也进入了一个低迷和不确定阶段,影响油价的因素越来越多,但单个因素的影响力相对减弱。

 四是亚洲市场的重要性增强。随着美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降低,美洲将成为石油净出口地区。在欧洲需求萎缩,亚洲需求继续增加的背景下,亚洲市场越来越成为众多石油供应商角逐的对象。

五、中国应趋利避弊,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如果明年油价维持在目前的50-60美元,那么相比于2013年,中国的外汇支出可以减少近900亿美元。如果通过适当机制将部分利益转让给消费者,对经济无疑是一个有效的刺激。

持续一段时间的低油价也给中国带来了以下机遇:

(1)低油价对中国设立上海原油期货交易所是难得的机遇。目前WTI和Brent作为标杆价格在美欧市场的代表性下降,更不能有效地反应亚洲市场的供需情况,亚洲缺乏一个标杆原油价格。在目前的买方市场形势下,中国石油话语权越来越大,应抓住机遇,改革现有石油市场的进出口体制,满足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开展原油交易所需的各项条件,同时做好机制设计,避免原油交易作为金融投机的工具。

(2)低油价给中国消除化石能源补贴,放开天然气价格管制提供了机会。在今年11月澳大利亚举办的G20峰会上,中国重申了应对气候变化,减少化石能源补贴的承诺。油价下跌为消除这些补贴,并提高石油消费税提供了机会。同时,低油价也给中国推动以石油产品"净回值"为参照的天然气价格改革提供了良机。

(3)目前世界格局提高了中国的议价能力。中国应抓住机会,消除长期以来中东地区销往亚洲原油价格上的"亚洲溢价"问题。

(4)低油价无疑也为战略石油储备原油的采购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中国应抓住机会在未来2~3年内加大储油力度。

同时,低油价也给中国在以下几个方面带来挑战:

一是节能减排的经济动力会减弱,需要通过适当的机制,在把油价下跌的红利还给于民的同时保持节能减排的价格压力;

二是在替代能源发展方面,特别是在天然气代替石油作为交通燃料领域,低油价使得油、气之间的价差减少甚至持平,严重影响以气代油项目的发展,需要制定价格以外的扶持政策;

三是在国际能源合作领域,低油价影响中国公司海外油气项目的收益,也使得一些"石油换贷款"项目面临着更大风险。因中俄天然气管道项目的天然气边境价格与油价挂钩,持续的低油价必将影响该项目的经济性。

四是在能源安全问题上,中国还将面临严峻的挑战。首先,低油价给主要石油出口国带来经济社会危机,由此造成的供应中断风险不可低估;其次,全球能源投资力度减少会影响后续石油供应能力,对中国作为未来最大的潜在石油进口国的能源安全构成威胁;而且,美国的能源独立在改写全球能源安全版图的同时,在应对气候变化谈判方面将变得越来越主动,需要中国同时应对。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