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您注意到了的话,我可从来没有说过俄罗斯是一个能源超级大国。但是,差不多与世界上的其他任何国家相比,我国确实更有可能成为一个能源超级大国。”在一届瓦尔代国际辩论大会上,普京总统回答一个极富政治色彩的能源问题时,虽然保持了一贯的自信,却不得不重申自己并不喜欢用冷战时期的术语。向他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就是安琪拉•斯登特(AngelaE.Stent)。
提问者并非来自某个国际媒体的记者,而是一位美国政府智囊团成员。在是否怀旧冷战思维的问题上,普京与西方都在否认且互相指责。在苏联解体后的25年里,美俄关系仿佛被施以“傲慢与偏见”的魔咒而一次次擦肩。这些就是安琪拉•斯登特关注的方向。
厚望相寄到分崩离析
2009年3月,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和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按下“重启”按钮,象征美俄又一次以希望开局,可惜“重启”一词在俄语里被翻译成“过载”。
在安琪拉•斯登特的眼中,从1992年起,美俄关系经历了四次“重启”,每一届总统都试图找到一种更有效的、应对克里姆林宫的办法,但最终都是他们都只能收获失望;普京也在寻找一种新型的美俄关系,每次也都是以幻想的破灭告终。安琪拉•斯登特反思这样的现象后,认为在建立一种更富有成效的双边关系上,华盛顿和莫斯科有着不同的理解,最终导致“谁也不听谁的”。
作为克林顿和小布什两任总统的俄罗斯问题顾问,安琪拉•斯登特也只能期望下一代美国总统会再次开始一种新的“重启”举措,下一任俄罗斯总统会用一种不同的眼光来看待世界。虽然,在美国入侵伊拉克、俄格战争和前苏联势力范围较量面前,已经“过度个人化”的总统友谊仍然不堪一击。
到底是普京在不断挑战新的国际秩序,还是欧美的新秩序让莫斯科无法接受?
不管美俄政治关系如何起伏不定,俄罗斯日益发展的消费市场始终吸引着美国企业,美俄两国在难解的核心问题之外进行了一些尝试。最终,那些进入到高寒地区的跨国油企和安琪拉•斯登特都无奈地发现,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有着一种不透明的网络体制,在普京治下这种体制变得比叶利钦时代更加牢固、更加不透明。
虽然经贸领域合作好要于政治,但美国和俄罗斯目前也仅称得上保持着普普通通的双边经济关系。即便一些美国企业和投资者在俄罗斯市场发展的很好,有些俄罗斯人在美国市场也干得不错,两国迄今为止都没有培养出一批成规模的利益相关者,能够可靠地向双方的政治领导层传达下述信息:如果两国政治关系恶化,就会给两国经济带来严重的后果。她的这个观点得让中国学者稍显得意,中美之间做的不错。
中国是什么伙伴呢?
在复杂的三角形大国关系中,安琪拉•斯登特认为中国似乎处在最有利的位置。“美俄关系当前正处在低潮期,中俄关系保持的却很好,中美关系虽然复杂但有强力贸易纽带,2012年的美中贸易额5550亿美元,美俄贸易额仅为410亿美元。”安琪拉•斯登特的解释简单却很直接。
美国外交事务部甚至不吝惜用“对让人头痛的美俄关系还没有英语或是俄语的文字做过如此根基深厚的研究”来评价安琪拉•斯登特的新书——《有限伙伴:21世纪美俄关系新常态》。然而,中国读者眼里的美俄关系,从取材于冷战的那些政治段子中就能看出,中国人并不担心这两个超级大国的恩怨情仇会如何深刻地影响中国的发展。
有趣的是,在安琪拉•斯登特新书中文版发布之旅的间隙,来自中国的记者们向这位美俄关系研究的权威抛出了不少能源问题,因为这是他们当前最为关心的。安琪拉•斯登特表示,美俄在能源领域存在企业级别的直接对话和欧洲天然气问题的间接博弈,这些核心问题虽然复杂也很难解决,但现在讨论页岩气革命和可再生能源替代对美俄两国关系会产生哪些影响还为时尚早。
我们有更感兴趣的话题。美国LNG已经做好准备,马上就将有LNG运输船离开美国前往欧洲。美国和俄罗斯作为能源输出国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中国作为能源需求大国,自然要考虑能够从中获得什么。虽然作者已经在书中专门用一章来讨论美俄之间的经济和能源问题,不过对中国能源圈里的读者来说可能还会让他们感到有些不过瘾。
安琪拉•斯登特在新书的致谢中提到了他的丈夫——丹尼尔•耶金,有这样一位中国能源行业的老朋友做后盾,我们只能说:完美。耶金先生的《石油大博弈》(又名《石油风云》)之所以能够成为宏伟巨著,是他敢于从185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第一口油井写起,用全景扫描的形式展现石油历史。同为耶鲁出身的安琪拉•斯登特,同样凭借专攻俄罗斯问题的资深学问,用浅显的笔触回顾了俄美关系的进程。
2016年2月17日,安琪拉•斯登特教授在北京出席由北京国际能源专家俱乐部、石油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和中国能源网共同主办的《有限伙伴:21世纪美俄关系新常态》新书发布会时,接受了中国能源网的简短的采访,以下为部分采访内容:
中国能源网:美俄两国关系未来会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
安琪拉•斯登特:在可预见的未来,美俄还是会保持大国的地位。虽然俄罗斯现在经济存在很大的问题,但是他毕竟还拥有核武器、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拥有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和超大的地盘。
美俄之间的大国关系虽然复杂,但未来未必会一直这么坏。美国觉得俄罗斯能够做到以下两点的话,两国关系就得到很大的改善:一是俄罗斯应该从东乌克兰撤军,遵守他们之间的协定;二是两国进一步加强在叙利亚问题上的合作。
中国能源网:您了解到的普京和这个国家需要的是什么?
安琪拉•斯登特:俄罗斯在上世纪90年代经历过一些乱象,也感觉自己受到了一些西方国家的侮辱。但是,俄罗斯认为现在我回来了,应该成为一个大国,应该在国际社会上做出一些重要决定。虽然目前俄罗斯存在经济问题,他依然希望得到中国和美国的平等对话。当然,中国能够做到平等地看待俄罗斯,但美国并没有。
普京是克格勃出身,他认为西方在针对和削弱俄罗斯,这不是伙伴而是针锋相对。他一再重申俄罗斯传统的价值观即东正教的传统价值观。这和美国推崇的世界观有冲突,这样的局面对于构建新型的美俄关系自然免不了充满挑战。
中国能源网:美俄两国将分别在2016年和2018年进行总统换届,谁是总统会对两国关系有实质性的改变么?
安琪拉•斯登特:我们还不知道下一任俄罗斯总统会是谁,但是他一定是和普京来自同一个圈子,所以他们看待这个世界的眼光也会类似。普京对美国有一种私人恩怨,尤其是对奥巴马政府,如果换了一个更年轻的总统,他们就不存在什么私人恩怨,所以看世界的眼光也会改变一些。
当然,俄美关系的特点就是总统个人要发挥更大的作用,中美关系则有很多层面。美俄关系中诸如核武器扩散、中东局势和传统势力范围等问题短时间内不会消失,但不同的总统确实会有一些新的办法。
中国能源网:俄罗斯是否有能力解决当前严峻的经济问题?
安琪拉•斯登特:有三个原因导致俄罗斯出现当前的经济问题:俄罗斯内部缺乏结构性的经济改革、国际低油持续低迷和来自欧洲的制裁。我们在短时间内也看不到俄罗斯会采取哪些经济改革的措施,欧洲制裁的问题说不定会取消但这是未知的。所以,最重要的就是油价,我认为国际油价起码要回升到80美元/桶的水平,才会对俄罗斯经济恢复起到作用。
中国能源网:如果国际低油价持续低迷,普京政府在处理与美国、欧洲和中亚的外交事务上是否会更加具有攻击性?
安琪拉•斯登特:这是很有可能的。俄罗斯的经济正在下滑,伴随着叙利亚的问题,这个国家的外交政策可能会变得更加有野心一些,但是也有可能正相反。
中国能源网:有不少中国能源企业正谋求去俄罗斯寻找合作的机会,从美俄能源先前的合作经验看,中国企业是否也应有所警惕?
安琪拉•斯登特: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虽然早前因为俄罗斯想要得到更好的销售价格而让谈判过程变得很困难,但两国终于还是在2014年签署了中俄东线供气项目购销合同等两份合作文件。
我认为中国企业在俄罗斯也会碰到其他国家企业所遇到的问题。俄罗斯的投资环境不是很好,资金安全不能够得到保证,但是我认为中俄之间会促成一个很好的协定,可能并不会遇到这种情况。要注意的是:首先,俄罗斯需要建设输油管道,这是一个长期的项目,低油价下项目在商业上能否行得通可能是个问题;其次,俄罗斯有着较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比如在俄罗斯远东地区,中国的企业想要租用土地开展项目,但是当地人就会反对,虽然中国商人会比较积极,但是当地人在是否接受这些项目上会考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