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能源思考,重点讨论中国能源供求侧改革,因为中国能源行应业面临着比其他行业更严峻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挑战,也面临着能源消费与生产革命的挑战。
中国能源网韩晓平《推进新发展理念的能源互联网》一文提出,排除对于能源互联网的误读,按照正确的路径发展“互联网+”智慧能源的能源互联网,以应对挑战,并引用了习近平提出的“一个由需求侧广泛参与的,通过分布式能源和需求侧响应的能源互联网,自下而上的互联互通、互动互助、因地制宜、因需而设、就地取材、就近供能的多能源、多元化、多维度协同的共享系统,与资源条件和用户需求高度融合,最大限度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参与性和互动性,就是大家普遍共识的能源互联网。”目的是通过互联网促进能源系统扁平化,推进能源生产与消费模式革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节能减排。
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能源效率极其低下,中国的单位GDP能耗是韩国的1.48倍、英国的4.49倍,直至丹麦的5.2倍,单位GDP的电耗是韩国的1.48倍、英国的4.78倍,直至丹麦的5.35倍。这对中国去产能、降成本、提高能源效率是巨大挑战,但同时也是巨大的发展潜力所在,在坚决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有效落实节能优先方针、高度重视城镇化节能、加快建设能源节约型社会等等众多领域,应最大限度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参与性和互动性参与这一伟大事业、挖掘节能降成本巨大潜力。
煤炭行业无疑是当今中国最困难的行业之一,张宏《煤炭:去产能是重中之重》一文指出,煤炭行业步入了“需求增速放缓、过剩产能与库存消化、环境制约强化和结构调整攻坚”的“四期并存”发展阶段,为实现行业脱困和可持续发展,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成为必须攻坚的难题。煤炭行业实现脱困升级的关键在于控制煤炭资源的开发节奏,控制煤炭产能无序增长,实现煤炭市场供需平衡,并提出在调结构上下功夫,淘汰落后产能,淘汰不安全产能,淘汰产品不符合市场需要的产能,更加注重行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特别是中国目前违法违规建设煤矿的产能规模在7亿吨左右,更应是调整重点。作者提出,应当实现煤炭行业有序发展的首要工作就是要建立合理顺畅的煤矿退出机制,引导、支持甚至鼓励长期扭亏无望、资源枯竭型煤矿退出市场。但中国煤炭产能过剩比预想严重是因为几个月前确定,中国前几年煤炭产量和消费量被低估了12%至14%,最高年份少统计了5.9亿吨,这也是中国近年来雾霾严重的原因之一。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怎么看 怎么干 怎么算—— 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出出国家能源局将在七个方面,重点推进能源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二是化解煤电过剩产能,三是着力解决弃水、弃风、弃光问题,四是加快推进电改落地,五是稳步推进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六是加强能源扶贫,七是提高能源系统整体运行效率。作者还提出从市场化和战略上推进能源供给侧改革。贾康《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激活行业内生动力》一文揭示中国在能源领域,还存在着严重的比价关系和价格形成机制的扭曲、非市场化状态,应通过改革,以经济杠杆手段为主,以物质利益的激励和约束“内生地”让市场主体自觉践行“节能降耗”,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并充分发挥金融、财税机制作用,共同引发出一个绿色、低碳、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