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电力
  • 核电
  • “后福岛”时代,核电界的奋斗目标

“后福岛”时代,核电界的奋斗目标—“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报道质疑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报道质疑



2012-10-29 13:03:10   作者: 杜铭海  

杜铭海(退休的核工程师,dumhai@126.com

2012-10-29

中国政府网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报道,用大约400字谈核电建设规划,真难为写报道的官员了。有些措词只能简单照抄“白皮书”,所以即使不看“全文”,也不会有严重“误读”。

这个报道,很有“特色”。因为没有提到“对待核电安全和发展”要“严肃和慎重”的“前因”是福岛事故,也没有涉及全世界共同从中汲取的“经验和教训”,因而没有把“部署”和“强调”与福岛事故联系起来。

首先是核电的“稳妥”、“合理”和“稳步”推进。中国是世界五个核大国之一,五十多年的发展,到目前才15台核电机组,装机总容量13GWe,只占世界核电容量的3.6%,应当“紧急追赶”,才能对得起自己和这个世界,怎么能“稳步”呢?

其次是“科学布局”和“不安排内陆核电”。全世界60%以上的核电机组“布局”在“内陆”,至今没有发现任何未预计的或难于克服的重大安全问题。中国某些内陆地区(例如四川)生态环境更脆弱,污染已经很严重,缺电也不能再建“煤电”了,为什么“沿海”就那么优先?“厚此薄彼”是否有失“地域公平”?

最后是“门槛”即“全球最高安全要求”和“三代安全标准”。其实,中国核电一直在执行和追求“全球最高安全要求”和“最先进安全标准”。就我国采用的“压水堆路线”而言,全世界的“三代”也还是个先进设计“概念”,是否像供应商“说”的那么好,还有待证实;从理论分析和福岛核事故的“启示”看,或许还需要某些改进[1]。现在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爆炒“三代”的国家,连汽轮机和除氧器都在“升级”,其结果是使基建成本大幅度上升。美国多数人赞成核电延寿,但对新建项目就不那么积极。核电就是个发电的工具,经济是重要因素。

为“确保环境安全、公众健康和社会和谐的总体要求”,“后福岛”时代,全世界核电和核安全监管界看重“核电厂严重事故的重大后果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瓦解造成巨大的社会代价”。因此,“凡涉及核电厂堆芯损坏以及放射性物质泄漏失控的事故,即使没有对公众健康造成显著的影响,从本质来说也是不可接受的”[2],“核电事故不可能完全消除,但即使发生导致堆芯熔化的核电厂严重事故,主要造成的是核电厂经济损失,而不会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影响”[3],才是全世界核电业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对此,不应有“代”际之分。从福岛事故后全世界运行核电的努力和采取的“行动”看,即使是70年代建设的“老堆”,也很有希望。这也是福岛“核灾难”对世界核电业的巨大贡献。

纯属个人观点,与任何组织或个人无关。注明个人邮箱,希望听到反驳意见。

 

 

引文

 

1. US NRC, State-of-the-Art Reactor Consequence Analyses Project, Volume 2: Surry Integrated Analysis, NUREG/CR-7110, Vol. 2, January 2012

2. USNRC,Recommendations for Enhancing Reactor Safty in the 21st Century,THE NEAR-TERM TASK FORCE REVIEW OF INSIGHTS FROM THE FUKUSHIMA DAI-ICHI ACCIDENT,JULY 12, 2011.

3.柴国旱, 中国核安全解析,中国投资,2012-09-06。




责任编辑: 张磊

标签:后福 时代 核电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