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中国未来GDP增长超过8%仍有可能

2017-09-21 13:56:39 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 海闻  

到目前为止,中国GDP增长出现连续五年下跌,且每年都低于8%,这是从改革开放以来从没有过的。这个“8”曾是宏观经济调控的底线,而现在连“7”都没有了——前年中国的GDP增长是6.9%,去年是6.7%,至少去年与前年相比,仍处于下跌当中。

前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就有报告预测,到2020年,中国GDP增长会降到5%左右。我个人不太同意这个说法,因为这完全是一种线性预测,即根据前面的思路进行延长,而建立的一种简单的数理模型。

在2008~2009年期间,中国经济确实下滑了,但我们给了一个很强的政府干预。这就像是得了一场感冒,本来过段时间就会痊愈的,但是它被使用各种方法压了下去,其实并没有解决真正的问题,它还是迟早要发出来的。可以说,我们把该发的“病”或者是需要进行的调整给推迟了。这样使劲往上推了一下以后,就造成了很多产能和需求方面的不均衡,所以此后就要进行一个更大的调整。

与此同时,中国正好又进入一个中等收入的阶段,由此导致的所谓“中等收入陷阱”也需要调整。所以,中国的经济问题是两方面叠加造成的。

为什么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呢?有人把“收入”作为关注点,认为是我们的分配有问题,所以造成了社会收入的矛盾。然而,我认为,不应该把关注点放在收入分配上,虽然现象上出现了一个收入的贫富差距,但实际上是因为产业结构的调整滞后。

换句话说,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需求会不断提升,而产业结构没有及时跟上,缺乏新的增长动力,就会出现结构性失业。有一些行业现在缺人;而另一些行业的企业却陆续倒闭,造成失业。由于这些失业人员没法到那些新兴行业里去工作,所以就产生了收入很高的人群和收入很少甚至没有收入的人群之间的贫富差距。

上述结构性失业问题的背后则是教育与科研的滞后。当然,有一些国家是没有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比如新加坡、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它们的经济是在1960年代开始起飞的,发展很快,但是它们没有像南美国家那样停滞不前,而是继续发展。原因之一,就是它们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非常注重教育和科研。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有没有科研能力,就决定了产业升级能不能顺利完成。

因而,当前中国经济的问题不是单纯的宏观经济周期问题,而是一个结构性问题。对目前中国经济的分析,不能像盲人摸象一样:看到东北经济走下坡路,就说中国经济一塌糊涂;或者看到某一个产业不乐观,就说整个中国产业惨不忍睹。如果只从某一个角度看中国经济的话,会得出很不一样的结论。

任何经济的发展都是波浪形前进的,从这一点来讲,我认为中国的GDP增长还会达到7%以上,超过8%也是有可能的,形成大概在未来两三年之内的一个新的周期。实际上,做投资也好,做分析也好,特别是做企业的人,当大家都不看好经济形势的时候,或许就是机会到来的时候;而在大家都特别看好、特别兴奋的时候,你就要冷静一点了。

有人动不动就说中国经济肯定要“硬着陆”了、要“崩溃”了。但事实证明, 分析经济不能光看数据,也不能和发达国家的情况相比。中国有三个和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不一样的特点。

第一,我们还在发展中,我们仍然处在起飞阶段,即使从中长期来看,我们仍要比别的国家增长得快,这不是什么中国奇迹,只不过是别人已经增长过了,或者有很多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开始增长。

第二,中国是转型中国家,转型本身有很多改革,可以释放很多空间,虽然从1993年到现在,我们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搞了这么多年了,而实际上我们离市场经济还有很大差距。通过改革,以后还是有很多空间可释放的。

第三,中国是一个大国。大国有大国的特点,大国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动力。例如,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到90年代末,“亚洲四小龙”起飞大约花了40年时间,之后就慢慢不行了,这主要还是因为内需不足,其经济增长动力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国外市场。

中国经济真正起飞是从1990年代以后农民工进城开始的,工业从低端逐渐走向高端,这个过程迄今还不到30年。像中国这样一个“大飞机”,还不得起飞50年?我觉得50年的增长是必要的。而且,中国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最先进的地区已经跑在很前面了,可是还有很多地区的发展才刚刚开始。综合各种因素来看,中国经济有望企稳回升,未来GDP增长超过8%仍有可能。

(作者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长,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责任编辑: 曹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