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国企改革进入“混改”关键时期 相关文件加速酝酿

2019-11-20 09:12:51 中国产经新闻   作者: 记者 梁文艳  

在经历了一系列“大刀阔斧”改革之后,国企的活力与竞争力也不断提高。如今,以市场化改革为方向的国企改革迎来新“定调”。

11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刘鹤主持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研究部署了下一步国有企业改革工作。

会议提出,未来三年是关键的历史阶段,要落实好国有企业改革顶层设计,抓紧研究制定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改革的目标、时间表、路线图。

记者在采访中表示,国资委正会同有关部门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并进行深入调研,在广泛征求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尽快研究制定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据国资委内部人士表示,相比之前以顶层设计为指引形成的1+N政策体系,制定三年行动方案将更偏重操作性和可量化,这也意味着改革已经进入全面落地期,制定行动方案就是要推进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将会结合前期双百行动和多项改革试点中好的改革经验和创新,提出明确的任务、实现路径和考核指标。

华南智慧创新研究院院长曾海伟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相比2015年出台的国企改革政策,《行动方案》其改革目标与力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曾海伟认为,此次《行动方案》是从国家整体战略出发,聚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将国企改革的主要目标从此前的“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变为“全面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增加了“创新力”,意味着国有企业要在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上下功夫。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此次国企改革是要提升国企的竟争力及抗风险力,实现真正的市场化。

记者注意到,在此之前,国企改革方面的细则政策也密集出台。例如,国资委发布的《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指出,中央企业所属各级子企业通过产权转让、增资扩股、首发上市(IPO)、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等方式,引入非公有资本、集体资本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操作流程。

在“混资本”等方面,该政策明确,资产审计评估、通过产权市场实施混改和通过股票市场实施混改等方面工作的操作要点,并重点对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和管控方式、三项制度改革、激励约束机制等“改机制”相关环节的操作做出了安排。

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的情况,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近日表示,按照中央提出的“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总要求,国家发改委会同国资委,积极稳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目前已先后推出四批一共200多家试点。

孟玮说,混改试点坚持把“引资本”和“转机制”结合起来,着重在制度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力气,在完善企业法人治理、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转换经营机制上求突破。目前,前三批50家试点中,已经有70%的混改试点企业基本完成或即将完成“混”的任务,其中多数试点企业已完成新公司设立、公司治理机制重构、激励制度化建设等试点主体任务。

国资委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央企混改有序推进,2013年至2017年民营资本以各种形式参与央企混改,投资金额超过1.1万亿元,中央企业对外参股的企业超过5000家。目前,央企集团及及各层级子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已超过70%。

根据国资委官员表示,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加快推进,今年前9个月,中央企业各级企业新增混合所有制企业超过600户。

记者了解到,继中国盐业宣布混改后,中国邮政集团也开启了混改计划,将推进邮储银行A股上市和中邮保险、中邮科技、中邮速递易“引战混改”。即对中邮保险、中邮科技、中邮速递引入战略投资人,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

“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国企通过一系列改革,可以提高国企的创新力、竞争力、影响力等,为促进中国经济‘保驾护航’。”曾海伟说,在国企改革领域,未来几年的重点将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提高国企的竞争力、增强创新能力、规范补贴、完善激励机制、提高生产率和资金回报率方面还会持续发力。

据记者了解,下一步,国资委将继续推进混改,继续坚持因地施策、因业施策、因企施策、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完全采取一种市场化的思路和方式来推进混改。同时,进一步完善治理机制,特别是要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使企业更有活力,充分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能够更好地在市场当中参与竞争,提高资本运用的效率。




责任编辑: 张磊

标签:国企改革,混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