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氢能出海机遇探析

2025-04-30 09:29:27 这里是大兴

近年来,随着全球碳中和进程加速,氢能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载体,在交通、工业、储能和发电等领域的需求快速增长。中国推动氢能产业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已形成“走出去”趋势,推动全球氢能应用与清洁能源转型。

笔者检索调查了当前海外市场氢能产业发展与应用的特点。在交通领域,氢燃料电池汽车加速在欧洲推广,德国、法国等国家大力布局氢能重卡、公交车及乘用车,并计划在2030年前建成数千座加氢站。在日本,丰田等车企主导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发,计划2050年实现“氢能社会”。在美国加州等地,政府提供补贴推动氢能重卡及港口物流应用。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对氢能公交、物流车需求增长。

在工业与储能领域,“绿氢”(可再生能源制氢)替代“灰氢”(化石能源制氢)趋势明显,欧盟、澳大利亚大力推动绿氢在钢铁、化工等行业的应用,以减少碳排放。氢能调峰与长时储能在欧洲处于行业风口,德国、荷兰等国探索氢能储能电站,结合风电、光伏实现能源季节性调节。在中东,沙特“新未来城”项目规划建设全球最大的绿氢生产基地,不仅打造“零碳城市”,还利用廉价光伏电力发展绿氢出口。

有关专家指出,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是推动交通、化工、钢铁等碳减排难度较大行业脱碳的重要解决方案。目前,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已获批“北京氢能创新中心”,是国内氢能发展的标杆之一,已经在“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具备自主技术和丰富产品,并聚集包括多家行业头部企业在内的200多家氢能企业。依托国家级示范城市群“群主”地位,大兴氢能产业正在不断开拓示范场景,已覆盖省际货运、冷链物流、通勤客运等。下一步,随着海外绿氢需求爆发,大兴氢能企业可依托成熟产业链,加速全球化布局,抢占国际市场先机。

与此同时,大兴氢能产业出海,已经悄然形成趋势。4月8日,海德利森自主研发的液驱氢气压缩机正式启运发往英国。中电丰业的碱性水电解制氢设备已出口美国、德国、西班牙等近30个国家。海得利兹正在和包括西门子在内的国外客户洽谈离网式制氢、发电设备服务等业务。美锦能源自主研发的氢燃料电池重卡已经出口智利。

氢能是“未来能源”的主角,今年2月,大兴区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氢能产业发展,提出“搭建氢能产业出海平台,支持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笔者认为,大兴氢能产业在技术、成本、政策等方面具备全球竞争力,可以探索打造“大兴氢能出海基地”,依托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建立氢能装备出口枢纽。

以“出海基地”模式助力氢能企业“走出去”,国内已有先例。2024年7月,上海组建“氢能产业链出海联盟”,旨在建设氢能全球化营销网络,推动跨国产业合作项目,促进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氢能标准国际化,培育国际化人才队伍,推动全球氢能政策协调,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全方位出海支持和服务。

参照此模式,笔者建议,“大兴氢能出海基地”应具备“五位一体”出海支撑体系——技术自主化与标准化能力、跨境产业链协作网络、绿色金融与碳资产服务、基础设施与物流枢纽、国际化人才与智库。笔者认为,大兴氢能出海,可以选择“技术标准+绿色金融+规则主导”的高附加值模式,通过整合示范区现有产业集群优势,聚焦制氢装备、燃料电池等长板领域,以东南亚、中东为首站市场,逐步渗透欧美高端市场。




责任编辑: 张磊

标签: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