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新疆库车经开区建起“能源绿岛”

2025-04-30 09:33:16 科技日报   作者: 记者 梁 乐 通讯员 张治立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在中国石化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光伏绿氢智慧工厂)的中控室看到,技术人员正紧盯绿氢智慧控制与调度系统的电子屏幕,密切关注工厂内52个电解槽的运行情况。源源不断的绿色氢能替代天然气,被输送至炼化企业,实现低碳制造。

该项目位于新疆库车经开区,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光伏发电直接制绿氢项目。2023年,库车经开区入选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园区,成为新疆首个国家碳达峰试点园区。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库车经开区正朝着科技创新驱动和绿色集约发展的目标不断奋进,全力打造碳达峰试点园区。

产值首破550亿元大关

库车市化石能源富集,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3090.75亿立方米以上、原油储量14.22亿吨以上,占塔里木盆地探明储量的90%以上。

为了充分发挥能源优势,库车经开区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加速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在库车经开区企业——中国石化塔河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塔河炼化”),各厂房生产的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等产品,通过铁路专线直销各地。目前,该公司的原油加工能力每年达500万吨。

塔河炼化生产管理部高级主管王兴军介绍,按照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构建的“一基两翼三新”产业格局,塔河炼化未来将全力打造“850万吨炼油+80万吨乙烯+80万吨PX”炼化一体化项目。

围绕这一重大项目,库车经开区编制了《塔河炼化一体化改造烯芳烃下游发展规划》,重点在招引和发展烯烃、芳烃、精细化工等下游产业链方面下功夫,推动石油化工向精细化工延伸,致力于打造南疆重要的石油化工产业集群。同时,园区积极发展混纺、涤纶、尼龙等纺织服装配套产业,加快实现“炼化纺”一体化发展;配套建设装备制造产业园,发展石化反应器、气体压缩机等石油和化工装备制造项目,为能源化工主导产业提供装备支撑。

库车经开区的超前谋划不止于此。2024年,库车经开区紧盯重点企业的投产计划、产销进度和价格走势,不断挖掘存量、做大增量,积极推动中石化新星新疆绿氢新能源有限公司、库车利华纺织有限公司等企业升规提质,园区总产值首次突破550亿元大关。

在项目建设攻坚行动中,库车经开区积极引导企业引进新技术、新工艺,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目前,塔河炼化万吨级废塑料连续热裂解工业示范项目、新疆源峰纺织有限公司60万锭数字化多功能混纺纱线项目等64个新(续)建项目全部开工建设,新疆紫兆装备有限责任公司10万吨/年清洁能源装备项目、新疆天锦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一期10万锭混纺纱线项目等30个项目建成投产。

“绿氢+炼化”实现规模应用

位于库车经开区的光伏绿氢智慧工厂,由中石化新星新疆绿氢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光伏绿氢智慧工厂把来自光伏电站的清洁电力变成绿氢后,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塔河炼化,用于替代炼油加工中使用的天然气制氢环节,最终实现炼油产品绿色化。

中石化新星新疆绿氢新能源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范林松说:“光伏绿氢智慧工厂在建设过程中没有可借鉴的范例,为了攻克技术难题,公司充分利用工业互联网技术,将新能源发电、电控设备与制氢设备同步响应匹配,实现了‘荷随源动’的智慧生产模式,开创了‘绿氢+炼化’行业规模应用先河。”

目前,这座工厂每年可以生产绿氢2万吨,减碳48.5万吨,相当于植树约28万棵,成为库车经开区的一座“能源绿岛”。

在库车经开区,另一个致力于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项目——“循环流化床富氧燃烧碳捕集关键技术及示范”项目正在加紧建设。该项目由新疆兵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牵头建设,将为我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碳减排提供“新疆方案”。

新疆兵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可伟告诉记者:“这个项目将为我国传统燃煤锅炉企业带来显著经济和生态效益。若一家煤电企业年用煤300万吨,通过富氧燃烧技术改造,预计年可节省煤炭约24万吨,减碳约570万吨。”

如今,库车经开区发展的绿色底色越来越浓。今年,库车经开区力争完成2家企业绿色工厂创建工作,加快园区能耗双控、能源诊断平台建设,实现园区38家规上企业用电、用气实时监测与动态管控等,确保“十四五”末园区工业增加值能耗强度下降至17%,园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至14.5%。

库车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库车经开区将重点推进68个重大项目,持续提升园区综合竞争力。同时,在深化绿色发展理念的过程中,库车经开区依托绿氢示范项目,将积极布局氢能产业“制、运、储、用”一体化产业链,推动绿氢在炼油、天然气、管道掺氢等工业领域的应用示范。




责任编辑: 张磊

标签:库车,能源绿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