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钢筋水泥间的铿锵玫瑰:周丹的筑梦之路

2025-05-14 08:03:00 中国能源网

在中交三航局新坝二线船闸项目施工现场,穿梭着一个忙碌的身影。她手持图纸,在钢筋水泥间奔走,仔细检查每一处施工细节。她就是周丹,一位打破行业偏见,在建筑领域绽放光芒的新时代女性。
 
2024 年 7 月,从河海大学港航专业毕业的周丹,带着对未来的憧憬,进入中交三航局新坝二线船闸项目部,成为上游引航道工区的一名施工员。然而,等待她的并非一帆风顺。在建筑行业,“女性不适合这份高强度工作” 的刻板印象根深蒂固,初来乍到的周丹,不仅要适应复杂的施工环境,还要面对他人质疑的目光。
 
但周丹骨子里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夜晚的工地,灯光昏黄,混凝土浇筑作业正紧张进行。“打灰” 是个体力活,对男同志来说都不轻松,可周丹却始终坚守在现场,紧盯每一个环节。测量放样时,她踩着泥泞的道路,一步一个脚印,从未因道路难行而有丝毫懈怠。风吹日晒在她脸上留下痕迹,飞扬的烟尘也没能让她后退半步。短短 8 个月,她的皮肤从白皙变得黝黑,双手磨出厚厚的茧子,曾经那个对着图纸手足无措的职场新人,如今已能熟练协调多个施工班组,成为工地上的 “小陀螺”。
 
浇筑钢筋混凝土是周丹在工地的 “必修课”。面对庞大的水工建筑物,她深知每一个细节都关乎工程质量。从钢筋的规格、间距、保护层厚度,到混凝土浇筑时骨料的坍落度、和易性,她都严格把控。为了掌握这些数据,她常常在工地一待就是一整天,对照设计规范反复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偏差。“细节决定成败,只有卡好每一个验收标准,才能确保混凝土的品质。” 周丹坚定地说。
 
随着工作的深入,周丹需要协调的班组越来越多,桩基、土方、水工、围堰等不同班组交叉作业,时常会因为施工条件产生矛盾。一次赶工的夜晚,围堰班组急需回填,而水工班组却要在回填区域放置吊车作业,双方僵持不下,都担心影响第二天的施工进度。关键时刻,工程部长果断在回填区外开辟新场地,巧妙化解了矛盾。这个案例让周丹深受启发,她逐渐学会跳出问题表面,从根本上寻找解决方案。此后,在面对各种复杂的施工矛盾时,她都能沉着应对,用智慧和耐心协调各方,保障施工顺利进行。
 
在施工现场,传统经验与现代技术交织碰撞,也让周丹收获颇丰。计算不规则空箱结构的混凝土工程量时,她运用大学所学的分割法,列出密密麻麻的算式,经过反复验算才得出准确数据。而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凭借出色的空间想象能力,将不规则结构割补成规则形状,计算结果误差极小,效率大幅提高。这让周丹意识到传统经验的强大之处。但在模板承重能力计算等工作中,现代力学计算的精准性又让老师傅们赞叹不已。周丹明白,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找到解决施工难题的最佳方案。她虚心向老师傅请教实践经验,同时也将自己掌握的新技术、新方法分享给大家,在交流中共同进步。
 
在新坝二线船闸项目现场,有一种力量始终感染着周丹。临近雨期,为了防止雨水对工地造成破坏,需要及时覆盖彩条布。人手不足时,项目领导毫不犹豫地带头加入盖布队伍,与大家一起奋战。“在这里,每个人都为了同一个目标努力,这种团结奋进的氛围,时刻激励着我前行。” 周丹感慨地说。
 
如今,周丹依然坚守在施工一线。她用实际行动证明,女性不仅能在建筑行业立足,还能绽放出独特的光彩。她的细腻与坚韧,让她在钢筋水泥的世界里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精彩道路。未来,她将继续怀揣梦想,在这片充满挑战的工地上,浇筑更加坚实的职业脊梁,书写属于自己的奋斗篇章。 



责任编辑: 江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