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常见的秸秆如何“变身”清洁电力?绿色能源又能为日常生活带来哪些积极改变?带着这些好奇,在第三个全国生态日期间,长江清源公司所属阜阳清源公司携手太和县图书馆,在馆内开展“绿色能源小卫士——生物质秸秆发电探秘”活动,以生动科普解锁绿色能源新认知。
太和县是中国桔梗之乡、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在夏、秋收获季节,成片的秸秆便成了废弃物。秸秆焚烧会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这些秸秆真的是废物吗?带着这个疑问,专业人员告诉孩子们这些秸秆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并通过“图片+动画”可视化形式带着孩子们一起探秘将秸秆“变废为宝”的秘密武器。
这些秸秆收割后,打包运送到收储点,经过破碎、干燥等简单处理后,便开启了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转化之旅。通过生物质热电联产厂专用锅炉高效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把水加热成高温高压蒸汽。这个过程就像是一口巨大的“高压锅”,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让水沸腾,蒸汽压力不断升高。这些蒸汽就像是电厂的“大力士”,推动汽轮机的叶片高速旋转,汽轮机再带动发电机运转,电能就诞生了!这些电能便通过输电网点亮万家灯火。
在发电过程中,蒸汽会释放出一部分热量。这些热量不会被浪费,而是会被回收利用,用于生产蒸汽。这些蒸汽直接输送给附近的工厂、学校或居民区,用于供暖、制冷、烘干等。
当了解到日常丢弃的花生壳、玉米芯等废弃物也能驱动机器,用来供电供暖,孩子们惊呼小秸秆也有大能量,感叹科技为环保赋予的神奇力量,在心中种下“环保与资源循环”的认知种子。
现场设置互动问答环节,工作人员针对“秸秆发电相比传统发电的优势”“秸秆发电的重要意义”等问题细致解答。孩子们参与热情高涨,主动分享对绿色能源的理解与思考,现场交流氛围热烈融洽。
活动尾声,工作人员向孩子们发放环保宣传手册,引导他们从垃圾分类、节约水电等小事做起,并鼓励他们向家人传递“变废为宝”知识,争当“环保小卫士”。
此次活动以“图书馆平台+企业技术”为双引擎,凭借“视觉化呈现+通俗化解读”的形式,让原本抽象的资源循环利用知识变得可看、可懂——孩子们不仅摸清了生物质秸秆发电的全流程,更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深植于心,为全民参与生态保护注入青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