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秸秆“身价”为何水涨船高?

2025-08-13 13:17:06 中国环境APP   作者: 记者秦超  

“作为能源,秸秆可用于生产乙醇、可再生航空燃油等;作为材料,可制成农用地膜、特种纸等,具备可降解特性。”在浙大衢州“两院”生物基化学品研究所所长李正龙眼中,秸秆是极具潜力的可再生资源。

8月10日,”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一行来到浙大衢州“两院”(即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衢州分院、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实地探访科技创新前沿阵地,挖掘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实践,探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秸秆,过去一度让农户犯难:烧,污染环境;堆,滋生虫害。而衢州是油菜种植大市,播种面积连续10年位列全省第一,油菜秸秆单季产生量约8万吨。

农作物秸秆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等,“通过生物发酵技术,秸秆可以制成衣服、地膜、餐具等,可逐步代替化学纤维和化学塑料,具有环保、无毒、可降解的特点。”李正龙说。

以秸秆生产航空燃油为例,传统的秸秆制备航油路线主要通过乙醇脱水制乙烯,然后再经多步齐聚加氢获得可再生航油。这一技术操作单元多,各步反应条件差异大,存在能量管理困难且成本较高的问题。

“我们组织了多轮攻关,突破性开发了乙醇一步制C3+烯烃技术。这不仅大大减少了操作单元的数量,同时能量需求进一步减少,极大降低工艺固定成本和运行成本,并且得到的可再生航油收率高,各项关键指标均符合或优于美国Jet A标准。”生物基化学品研究所副所长、特聘副研究员王洪坤说,这一技术路线原料和产物灵活,可同时联产α-烯烃等,应用前景广阔。

《“十四五”民航绿色发展专项规划》明确指出,重点发展可再生航空燃油技术。据测算,未来,我国可再生航空燃油有望形成约3.6亿吨的市场需求。

小小秸秆实现了“逆袭”。“目前,全市已完成油菜收割任务的70%,其中3万吨秸秆依照农户意愿就地粉碎科学还田,剩余2.6万吨秸秆统一收储后提供给本地企业开发利用。”衢州市美丽乡村建设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说。在越来越好的再生利用前景加持下,秸秆的“身价”水涨船高,制成农用地膜后每吨在1万元至2万元,制成可再生航空燃油每吨可达2万元。




责任编辑: 张磊

标签:秸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