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电力运维工作中,人工巡检压力大、设备故障预警不及时是常见难题。为破解这些问题,内蒙古电力集团乌兰察布供电公司修试管理处引入了变电站智能辅助监控系统,推动电网运维从“出了问题再处理”的被动响应模式,转变为“提前预防、主动管控”的新模式,为提升电力服务质量和效率增添了新动力。
这个智能辅助监控系统,就像变电站里的“隐形管家”和“神经末梢”。它不直接参与电网核心设备的运行,却默默守护着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助力变电站实现从“粗放管理”到“智能管控”的升级,让高压设备这些“主角”能更稳定地工作。
该系统包含图像监视、安全警卫、火灾报警、在线监测等6个子系统,管理范围十分广泛。小到变电站内温湿度的细微变化、SF6气体浓度的波动,大到非法入侵预警、火灾隐患监测,甚至站内灯光、通风风机的启停,都在它的监控和控制范围内。
设备稳定运行离不开良好的环境。系统中的环境监控子系统,通过遍布变电站的传感器网络,实时监测温湿度、SF6气体浓度、水位、微气象等数据,数据精度能达到±0.5℃。一旦监测到数据超出正常阈值,传感器会立刻触发预警,为设备安全筑起第一道防护线。
安全是变电站运行的底线。视频安防子系统整合了视频监控、红外监测、烟雾探测、电子围栏等设备,形成全方位的立体防护网。要是发现有人非法入侵,红外探测器会马上联动视频监控锁定目标;如果出现火情,烟雾探测器能在5秒内响应,并快速联动灭火装置启动,把火灾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
环境是设备稳定运行的基础,环境监控模块通过遍布站内的传感器网络,实时监测温湿度、SF6气体浓度、水位、微气象等数据。其数据精度可达±0.5℃,能捕捉到哪怕是微小的环境波动。例如,当GIS设备周边的SF6气体浓度超过安全阈值时,传感器会立即触发预警,为设备绝缘安全筑起第一道防线。
安全是变电站运行的底线。安防消防模块整合了视频监控、红外监测、烟雾探测、电子围栏等设备,形成立体防护网。一旦发现非法入侵,红外探测器会立即联动视频监控锁定目标;若出现火情,烟雾探测器的响应时间不足3秒,便能快速联动灭火装置启动,将火灾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
设备控制模块是智能辅助监控系统的“行动中枢”,能对风机、空调、照明、门禁等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和自动调控,还能按照预设的策略自主运行。更重要的是,系统引入了物联网技术,通过数据可视化展示、分级管理、数据收集、智能算法分析、预警报警处理等手段,对变电站的设备和环境进行可靠、高效的管理,确保变电站稳定运行。
如今,这个“隐形管家”的价值已经体现在实实在在的运行优化中:通过实时监测和提前预警,设备故障发生率显著降低,居民用电稳定性大幅提升;借助智能调控减少人工巡检频次,每年能为乌兰察布地区电网节省大量运维费用;同时,通过线上监控与线下运维团队的联动,变电站正逐步从“现场有人值班”转变为“远程集中管控”,运行效率大幅提高。在智能电网加速建设的当下,这个“隐形管家”已成为变电站智能化升级的核心支撑,让每一度电的传输都更可靠、更高效。(作者:李忠阳、郭慧军、雷禾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