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山西省原平市同川河谷披上了丰收的金装。漫山遍野的梨树上,黄澄澄的同川梨压弯了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果香。梨农们穿梭于林间,脸上洋溢着喜悦,一筐筐饱满的梨果不仅承载着辛勤的汗水,更串联起一条乡村振兴的“致富链”。在这丰收景象的背后,有一抹温暖的“电力蓝”在默默守护,他们用行动为这条“致富链”注入了强劲而可靠的动能。
山西原平供电公司员工对梨园10千伏线路进行巡视,保障秋收电力供应
同川梨的种植史可追溯至唐代,素有“千年梨乡”的美誉。这里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孕育了同川梨皮薄肉细、核小汁多、香甜爽口的独特品质,自古以来便是朝廷贡品,名扬四海。然而,在靠天吃饭的年代,梨树的收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然降水。风调雨顺则梨果丰盈,一旦遭遇干旱,梨农们只能望树兴叹,百姓的收成骤减。
近年来,原平市供电公司围绕子干乡梨果产业发展改造10千伏线路22公里,现有机井变台65座,稳定可靠的电力如同汩汩清流,注入了同川梨乡的田间地头。电力,成了解开灌溉瓶颈的那把金钥匙。一眼眼机井在电力驱动下,将深层地下水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每一寸干渴的土地。
“现在浇地方便太多了!合上电闸,水就自动喷出来了,再也不用看老天的脸色了,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正在果园里忙碌的梨农张雨明感慨道。在充足电力的赋能下,精准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得以广泛应用,梨树在生长关键期都能“喝”上及时水。充足的水分滋养,使得梨树长势格外喜人,果实个头均匀、品质上乘,为丰收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
山西原平供电公司员工对梨园内用电设备进行测温,助力梨产业链的发展
为确保梨果从采摘到销售的全过程电力十足,原平市供电公司主动将服务前移,组织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金秋送温暖”活动。子干供电所共产党员韩爱田和青年突击队员张剑敏、王祥星走进田间地头,对涉及梨园灌溉、果品加工和冷库存储的供电线路进行特巡,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电网“零缺陷”运行;他们还向梨农们发放安全用电手册,讲解秋收期间用电注意事项。在梨园内,他们化身“编外梨农”,帮助农户采摘、搬运梨果,减轻他们的劳作负担。“供电公司的同志们来得太及时了!不仅帮我们检查线路,还帮着摘梨子,真是实实在在为我们着想啊!”一位老梨农握着电力员工的手,激动地说。
从千年古梨树的深情守望,到电力清泉的精准滋养,再到金秋时节的暖心护航,同川梨的“致富链”因电而兴。电力赋能下的同川梨产业,正朝着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方向加速迈进。(裴东荣 张剑敏 张国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