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3日,辽宁本溪花红沟铁矿开标结果尘埃落定,五矿集团以23.55亿元高价中标,这一远超20亿元行业预期的报价,不仅让这座推断储量18.9亿吨的铁矿成为焦点,更将同处本溪成矿带、储量超100亿吨的大台沟铁矿推向了行业聚光灯下,亚洲最大铁矿的命运转折点正式到来。
作为与花红沟同脉同源的超大型矿床,大台沟铁矿的价值参照系被彻底刷新。据悉,两者地质构造高度相似,而大台沟储量规模达花红沟的5倍以上,若按花红沟1.2元/吨储量的交易单价推算,大台沟理论估值已突破120亿元。更值得关注的是,相较于花红沟1700米的勘探深度,大台沟历经近20年勘探,累计投资5.35亿元,勘探深度达67000米,地质工作已达大型矿山开发要求的勘探阶段,资源可靠性远胜前者,且铁矿石品位介于25%-62%之间,平均品位32.2%,属高品质富矿,战略价值凸显。
当前,大台沟铁矿已具备开发条件,其开发主体——万利加集团子公司亿众鑫公司正面临核心路径抉择:是选择自主开采,直面900-2700米埋藏深度带来的地温、岩爆等技术难题,承担超百亿初期投资;还是借鉴花红沟模式,通过公开招标引入五矿、宝武等矿业巨头合作开发,以专业技术加速开发进度,实现快速达产。
从行业影响来看,大台沟铁矿的开发承载着改写中国铁矿石贸易格局的重任。我国每年进口铁矿石超10亿吨,交易额近万亿,进口依存度超50%,而大台沟全面投产后,可满足国内10%-15%的铁矿石需求,将显著削弱必和必拓等海外巨头的定价霸权。与此同时,在近期必和必拓等澳企已开始接受30%铁矿石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背景下,大台沟的投产将进一步巩固中国在铁矿石贸易中的定价权,推动人民币在大宗商品贸易中的应用,其战略意义与金融价值不可估量。
不仅如此,大台沟铁矿的深部开采技术探索,还将为中国开发西非西芒杜铁矿等海外超深矿床提供关键技术储备,形成技术示范效应。
如今,花红沟的高价开标已为大台沟铺就了清晰的价值发现之路。这座沉睡地下的“铁色宝藏”,究竟会选择“自主开发”深耕细作,还是“合作共赢”加速落地,亿众鑫公司的下一步决策,不仅将决定企业能否挖到“金矿”,更将影响中国铁矿石自给自足战略的推进节奏,让这座亚洲最大铁矿真正成为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