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核心格局:结构性分化下的“紧平衡”深化
2025 年 10 月动力煤市场呈现供弱需强、政策博弈加剧的核心格局,国内动力煤价格表现坚挺,截至 10 月 14 日,秦皇岛港 Q5500报715-730元/吨,Q5000报630-640元/吨,Q4500报550-560元/吨。
供应端:政策与自然双重约束下的总量收缩
1、产地管控的刚性约束
2025年煤炭政策的微妙转向成为价格的重要支撑。政策重心从 "保供压价" 转向 "稳价托底"。进入10月,晋陕蒙主产区限产政策持续深化,叠加 11 月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临近,此外,生态环保督查力度同步加大,进一步强化了产地供应的刚性约束。截至10月8日,Mysteel全国462家煤矿开工率 86.1%,较9月底降1.9%。
2、极端天气扰动对产量形成阶段性压制
国庆假期正值动力煤需求旺季前夕,北方主产区持续降雨进一步加剧了原本就因政策管控而趋紧的供应格局,叠加假期停产因素,煤矿开工率下降,区域供应量减少。
3、运输瓶颈的区域分化
2025 年秋季检修从10月7日至26日持续20天,日均运量从检修前的 110-120 万吨降至 100 万吨,累计减少煤炭供应约 400 万吨。而贸易商因成本高企而挺价意愿强烈,部分选择“锁货待涨”,进一步减少港口现货流通量。截至10月14日,环渤海港库存降至 2198 万吨,日环比降35万吨。
需求端:南北双重补库需求形成共振
进入10月,华南地区持续高温拉动空调负荷居高不下,沿海电厂日耗维持高位,库存可用天数随耗煤加速消耗逐步下降,节后沿海电厂集中释放补库需求。与此同时,北方东北、华北等地区冬储补库已提前启动,电厂为应对供暖期用煤高峰,采购量环比增长,在优先锁定长协煤储备基础的同时,加码补充现货高卡煤以优化库存结构。南北双重补库需求形成共振,叠加环渤海港口库存处于低位且优质高卡煤现货资源紧缺,贸易商捂货惜售情绪升温,进一步加剧市场资源紧张,推动港口动力煤价格维持坚挺态势。
二、四季度价格走势预判
整体趋势:2025年10-12月动力煤价格预计将呈现上行趋势,价格中枢可能在720-770 元 / 吨区间震荡。这一判断基于以下几点:
1、供需格局变化:随着 "反内卷" 政策持续发力,国内煤炭供应将受到一定抑制,而需求端在冬季供暖和工业旺季的双重推动下将有所增长,供需关系有望从 "结构性过剩" 逐步转向 "紧平衡" 状态。
2、政策托底效应:煤炭政策重心已从 "保供压价" 转向 "稳价托底",明确动力煤 "绿色区间" 为 570-770 元 / 吨,政策调控将更加注重价格的合理区间维护,为价格提供了坚实的底部支撑。
3、库存水平变化:当前环渤海港口库存处于低位,港口发运倒挂,贸易商低价出货意愿不强,这将对价格形成有力支撑。随着冬季临近,下游企业补库需求将逐步释放,推动价格上涨。
4、市场预期转变:市场对煤价的预期已从悲观转向乐观,市场参与者对冬季煤价上涨的预期将推动提前采购和补库,形成价格上涨的自我实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