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动力煤市场表现较为强势,价格持续明显上涨。截至10月20日,“CCTD环渤海动力煤现货参考价”5500K、5000K、4500K三个规格品分别收于748、658、573元/吨,日环比变化+9、+9、+8元/吨,周环比变化+36、+37、+30元/吨。
在电煤消费季节性淡季动力煤价格却出现超预期上涨,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煤炭日耗同比明显偏高。10月以来,南方地区秋老虎天气明显,气温持续偏高运行,而北方地区则降温明显,部分地区已经陆续开始供暖,整体来看,“南暑北寒”的特殊天气造成整体电煤日耗并未像往年同期一样出现明显下降,且同比明显偏高,部分电厂库存在传统的淡季累库时段反而出现下降。另外,受阴雨天气较多影响,光伏发电受到影响,也是导致火电负荷淡季偏高运行的原因之一。
二是产地供给提升偏缓。10月以来,晋陕蒙煤炭主产区仍受降雨天气扰动,煤矿特别是露天煤矿产销受到明显影响,叠加安监、环保、超产能检查的持续性影响,产地供给提升偏缓,而随着冬储需求和流通环节贸易需求不断提升,煤矿出货节奏保持较好,坑口库存持续回落,支撑矿价普遍上调,不少矿价在短期内累计上涨达到50元/吨以上。
三是北港库存同比偏低。受产地价格持续上涨,且涨幅大于港口影响,集港倒挂程度不断扩大,叠加正值大秦线检修期,因此港口资源调入量环比9月,较去年同期均偏低运行。据监测,10月以来环渤海主要港口日均资源调入量167万吨,较9月份下降4.8%,同比下降8.9%。而在沿海偏高日耗和非电采购带动下,调出量相对较好,因此港口库存同比偏低运行。截至10月20日,环渤海主要港口库存2410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3.2%。
四是市场预期较为乐观。在超产能、反内卷等因素影响下,市场普遍认为四季度煤炭产量难有明显提升,而随着后期气温逐渐下降,旺季消费需求的刚性支撑将趋强,因此多数市场参与者认为四季度动力煤市场波动向上的可能性较大,在乐观预期的支撑下,贸易流通环节用户参与市场的积极性也在改善,进而放大了市场需求。
后期来看,目前多数终端煤炭库存处于充足水平,因此随着价格持续上涨以及进口煤性价比优势扩大,预计内贸市场交投的活跃度将会下降,但近期全国气温显著下降,不少地区低于去年同期,市场对冷冬的预期有所加强,预计后期日耗同比偏高运行的可能性仍较大,因此动力煤价格有望在需求驱动下,逐渐创出年内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