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给有限空间穿上“护身甲”

2025-10-23 17:29:00 5e

“检测合格,氧气浓度20.9%,可进入作业!”便携式气体检测仪的提示音响起,两名作业人员规范穿戴专业防护装备,在安全监护员的全程注视下,稳步进入下料口开始检修。这是近日发生在成品仓横杆修复施工现场有限空间作业的一幕。如今,此类标准化操作已成为该厂有限空间作业的常态,一套融合“监测、防护、应急、监管”于一体的安全“护身甲”,正全面筑牢高危作业的安全防线。

有限空间,潜藏无限风险。诸如储罐、料仓、地下管沟等密闭区域,如同散布在生产现场的“隐形陷阱”,内部易积聚有毒有害气体、存在缺氧隐患,一旦作业不规范,极易引发安全事故。据统计,过去同行业曾因有限空间作业不规范发生多起安全事件,成为工贸企业安全生产的“心腹之患”。为此,集团与公司牵头启动有限空间安全专项整治,从“人防、技防、物防”多维度发力,为有限空间作业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安全防护体系。

“物防”升级是夯实安全的基础。分厂全面配备了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应急救援三脚架等专业设备,替换老旧破损的防护用品,确保“装备到位、能用管用”。成品作业区负责人表示:“过去进入料仓清料,仅佩戴普通口罩和手套;如今有了全套防护装备与智能监测仪器,如同为作业人员穿上‘金钟罩’,大家作业时心里更踏实。”

“人防”提升是安全管理的核心。公司特邀应急专家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采取“理论讲解 + 现场实操”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强化风险辨识与应急处置能力,累计培训安全管理人员及一线作业人员超百人次。此外,公司还邀请资深专家赴现场开展有限空间专项诊断,并每年定期组织常态化应急演练,确保面对突发事故能够“第一时间响应、高效处置”。

目前,公司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发生率已显著降低,全员安全生产意识持续增强。下一步,公司将持续深化有限空间安全治理,推动防护装备向智能化升级,不断完善长效监管机制,让这道“护身甲”更加坚固、精准,为企业安全生产与员工生命安全保驾护航。(陕钢汉钢公司烧结厂 孙宁)




责任编辑: 江晓蓓

标签:作业事故发生率,安全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