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得到众多先进电池材料产业企业和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的大力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学术机构和会员单位代表等1000多人莅临现场,共同见证中国先进电池和材料产业高速发展的魅力。
此次论坛设一个主论坛及6个平行分会,围绕先进电池设计研发与概念验证、低空经济及电动船舶电池技术、先进电池质量强链与安全评价、新型储能技术与新型电力系统、电池回收再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和金融服务与电池生态体系构建等热点议题发表主题报告,并设置重磅发布、产业链闭门峰会、集群年会、“集群清新奖”颁奖晚会等系列特色活动,汇聚行业智慧,共同探讨前沿发展趋势,分享新形势下产学研融合的创新成果,助力先进电池材料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智汇产学研 引领新航向
在热烈的掌声中,大会执行主席梁锐秘书长主持会议开幕式。他表示,当前全球绿色低碳转型持续加速,新能源产业迎来重要发展机遇。作为产业发展的关键基石,先进电池正步入技术突破、产能升级与生态构建的新阶段。唯有推动协同创新、打破行业壁垒、共建开放生态,才能实现产业链的整体跃升与可持续发展。

大会执行主席梁锐秘书长主持开幕式
本届论坛由先进电池材料产业集群专家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康飞宇教授,全国政协委员王理宗,深圳市科协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石兴中,中国人保财险深圳分公司商业团体保险部副总经理李胜蓝作开幕致辞。

大会主席康飞宇教授致辞
大会主席康飞宇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在当前电池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深圳及珠三角地区作为全国电池技术的高地,正迎来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水系电池等新一代产品的市场化进程,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向未来,我们需重点发力新型储能领域,充分发挥产业集群优势,推动电池行业不仅在规模上保持全球领先,更要在质量与创新能力上走在前列,实现从“量”的领先迈向“质”的突破。

全国政协委员王理宗致辞
全国政协委员王理宗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在绿色集群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已从过去的跟从者转变为全球领跑者,但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他建议,业内需进一步树立新全球化意识,同时强化地缘政治意识以精准研判风险;此外,要推动企业实现从 “走出去” 到 “深度融入当地产业生态” 的转变。他呼吁企业与专家应协同发力,共同争夺新能源电池等关键领域的国际标准制定话语权,为产业发展抢占先机。

石兴中副主席致辞
深圳市科协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石兴中在致辞中表示,2009 年我国 “十城千辆” 计划启动后,十六年间全球汽车与能源产业格局颠覆,中国主导的锂电池技术成为全球交通变革、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基石。深圳市依托 “政策、产业、资本、人才” 四位一体优势,形成实力雄厚的产业集群,发展动力强劲。未来,深圳市科协将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科技创新协同、人才交流及科技成果转化。

李胜蓝总经理致辞
中国人保财险深圳分公司商业团体保险部副总经理李胜蓝在致辞中表示,公司针对储能的全产业链,从设计研发、产品销售、投建运营等环节开发了全方位的保险产品的保障体系,助力新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
重磅发布 引领产业升级
开幕式上,本次大会重磅发布五项重量级平台和成果,将为电池和材料产业的研发、制造与应用提供新平台、新动能,开拓集群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范式。
打通转化瓶颈 中试平台破解产业化难题
首先,广东省电化学储能材料与器件中试平台正式发布,打通实验室创新成果向产业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 。广东省电化学储能材料与器件中试平台主任、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李宝华教授详细介绍中试平台的建设背景、服务模式、建设目标和建设基础。他指出,平台建成后预计每年将服务超过80家企业和科研机构,支撑电化学储能领域技术迭代。最终建设成为电化学储能领域国际领先的第三方高水平电化学储能材料与器件中试平台,服务全国乃至全球电化学储能产业。

广东省电化学储能材料与器件中试平台主任、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李宝华教授
提质强链,移动电源高质量行动方案发布
随后,由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牵头组织制定的《移动电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正式发布,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质量发展处陈宇纲处长作简要解读。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陈宇纲处长作解读
方案系统构建了深圳市移动电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框架,涵盖从产业链质量图谱、全生命周期管控到公共服务与缺陷召回的全链条体系,并通过建立质量分级、加强管理培训与科普宣传,全方位赋能产业提质增效,筑牢安全底线。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李宝华教授、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移动电源分会许辉勇秘书长、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罗静院长助理、深圳市质量协会李榕会长、深圳市品质消费研究院杨庆星副院长、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深圳分中心谭振斌先生、深圳市电池行业协会詹潇锷、深圳市新材料行业协会周泽洋上台共同完成承诺仪式。

《移动电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承诺仪式
引领集群建设 先进制造业指南标准发布
由先进电池材料产业集群联合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深圳市清新电源研究院、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等15集群促进机构和产学研单位牵头起草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指南》标准正式发布。

《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指南》标准发布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材料工业处刘鹏处长、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李宝华教授、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梁锐副总裁、深圳市清新电源研究院杨洪青副院长、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何盛亚博士、深圳先进制造业促进会秘书长希亚、深圳物联网协会创始会长戴梅、深圳市新材料行业协会周泽洋上台共同见证指南的发布。
筑牢安全防线 储能保险合作意向签约
此次大会上还举行了中国人保储能安心保企业合作意向签约仪式,为储能产业链的安全、稳定与高质量发展,注入的一剂“强心针”。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广东晨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华阳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合壹新能技术有限公司、广东永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单位代表达成战略签约。

中国人保储能安心保企业合作意向签约
赋能智能决策 产业智能分析平台首发
会上,由深圳国家高技术产业创新中心开发的DIKI高性能材料产业智能分析平台首发。平台涵盖实时全面的国内外产业数据,全维度数据的企业画像,全产业链人才及专利画像,通过深度整合全球产业数据与情报,为政企决策提供科学支撑,赋能产业创新。

DIKI高性能材料产业智能分析平台
大咖齐聚 共探未来
17号上午,由大会主席康飞宇教授主持了大会报告环节。杨裕生研究员作《政府八部门提出重点发展五种储能电池的解读》大会报告。围绕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今年印发的《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杨裕生研究员重点解读了锂(硫)电池、钠电池、液流电池、超级电容器、铅炭电池五种储能器件的技术优势和瓶颈,展望了其未来应用前景,并就相关技术的研究方向、开发路径与产业化推进提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建议。
他表示,每一种电池都有其独特的先进性和适用场景,先进不等于单一技术。高质量发展需要所有电池企业,包括传统电池企业持续创新。期待在《行动方案》营造的公平、包容、科学的产业氛围中,各种电池技术能各得其所,尽展其长,推动整体行业发展。

杨裕生研究员作大会报告
清华大学欧阳明高教授作《清华新能源团队电池安全研究进展》大会报告,详细介绍了团队在固态电池与超大容量储能电池在安全技术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其团队经过多年深耕,构建了覆盖材料、单体、系统层级的“本征安全—主动安全—被动安全”三重防护体系,为新能源汽车与储能行业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清华大学欧阳明高教授作大会报告
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院碳中和技术研究所所长成会明研究员作《二维材料基固态电解质探索》大会报告,系统揭示了二维材料在离子传导方面的巨大潜力与应用路径。
他指出,通过精准调控二维材料本身的结构(如制造孔穴、掺杂原子),可显著提升其离子传导能力。在此基础上,团队进一步设计出具有二维垂直纳米通道的复合固态电解质膜,可以应用于固态电池。

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院碳中和技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成会明作大会报告
17号下午,香港科技大学陈国华教授作《oCVD/iCVD 法包覆高分子膜改善高镍三元材料的性能》大会报告,介绍了oCVD/iCVD技术及其在高镍正极材料包覆中的具体应用。

香港科技大学讲席教授陈国华作大会报告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长潘锋教授作《固态锂电池的材料基因探索》大会报告,重点围绕“材料基因探索”、“固态电池关键技术挑战”及“正极材料创新成果”等方面进行分享。他指出,材料基因探索核心在于将材料的功能基团以数学图论的进行编码,通过材料基因组学,图论大数据、AI、大语言模型、大科学装置等方式进行设计和预测。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长、讲席教授潘锋作大会报告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黄学杰研究员作《新材料技术支撑高性能固态电池发展》大会报告,详细讲解了高性能正负极材料、固态电解质以及配套工艺材料在固态电池中的实际应用。
他指出,当前产业界正务实性地推进高体积能量密度的液态锂电池方案,以快速满足电动汽车、无人机和机器人等行业的迫切需求,预计高体积能量密度的电池能够很快面世。希望未来通过更轻量化的材料来推动无人机等飞行装备的发展,实现重量能量密度的跨越式提升。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副主任黄学杰作大会报告
国家新型储能创新中心联席总裁李义涛作《场景应用与产业生态创新融合驱动未来电池储能技术发展》大会报告,重点介绍如何以应用场景为牵引,构建协同创新的产业生态,推动电池储能行业发展。

国家新型储能创新中心联席总裁李义涛作大会报告
湖南宸宇富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中南大学周向阳教授作《锂离子电池负极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策略》大会报告,围绕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思路、固态电池硅负极开发等方面作了详细阐述。

中南大学教授、湖南宸宇富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周向阳教授作大会报告
湖南省电池行业协会会长、中南大学唐有根教授作《固态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开发》大会报告,重点分析了固态电池正极材料的技术发展趋势、面临的现实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中南大学教授、湖南省电池行业协会会长唐有根作大会报告
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执行会长范丛明作《AI+新能源与低空经济产业实践》大会报告,分享了他对人工智能与新能源、低空经济两大战略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洞察与前瞻思考。他结合具体案例,剖析了AI技术在新能源、低空飞行器等领域的实际应用,并进一步提出了推动“人工智能+新能源”在低空经济领域深度融合的可行性建议与发展策略。

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执行会长范丛明作大会报告
清华大学徐盛明教授作《退役动力电池高值利用技术及展望》大会报告,简要介绍了新能源动力电池再生利用的基本情况,重点分享了退役磷酸铁锂电池的修复技术、退役正极材料工作最新进展以及未来工作展望。

清华大学教授徐盛明作大会报告
六大分会场 技术创新引领产业未来
18日,厦门大学教授彭栋梁,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郭新,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教授慈立杰,南方科技大学固态电池及器件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许晓雄,南方科技大学教授、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邓永红,中南大学教授梁叔全,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材料研究院副院长、教授贺艳兵,俄罗斯工程院院士、宁波大学先进储能技术与装备研究院院长、教授阮殿波,中科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树军,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固态电池中心主任、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副主任梁剑文,深圳清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臣,中山大学教授卢侠,深圳市今朝时代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刘佳璐博士,深圳市燚顺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亓峰,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 EHS副总经理陈朝阳,深圳普瑞赛思检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许辉勇、河南省大潮炭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常利,清能博创(珠海)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香勇,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技术专家、教授级高工焦丰顺,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智能充电网络全球业务副总裁彭鹏,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材料研究院副院长、特别研究员周光敏,武汉动力电池再生技术有限公司、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副总张宇平,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控股航天科工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创始董事兼总经理、特聘研究员杨博钦,浙商研究所联席所长邱世梁等70多位重要嘉宾围绕“先进电池设计研发与概念验证”、“低空经济及电动船舶电池技术”、“先进电池质量强链与安全评价”、“新型储能技术与新型电力系统“、“电池回收再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和金融服务“与“先进电池集群生态体系构建”等六个分会开展主题报告研讨,把脉产业趋势,擘画发展新篇。

(部分报告嘉宾)
集群清新奖揭晓 表彰电池产业创新标杆
作为本届论坛的亮点之一,本届论坛举办了第三届“集群清新奖”颁奖晚宴,旨在表彰和奖励在新能源和新材料领域技术创新引领、产学研深度融合、产业高质量发展、良好生态构建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企业和标杆产品、引领性科研机构和创新技术、以及权威杰出人物代表,为行业创新发展树立标杆和榜样。
10月17日晚上,2025先进电池产业集群论坛第三届“集群清新奖”颁奖晚宴隆重举行。三个大类29项获奖个人及企业单位。其中,“清新杰出成就奖”1人,“清新杰出人物奖”6人,“清新新锐人才奖”7人,“清新标杆技术奖”9项,"清新低碳产品奖"6项。

清新杰出成就奖(企业代表代为领奖)

清新杰出人物奖

清新新锐人才奖

清新标杆技术奖

清新低碳产品奖
系列特色活动 共话热点
2025第二届先进电池材料产业集群产业链峰会
10月17日下午,2025第二届先进电池材料产业集群产业链峰会同期召开,由集群理事长召集邀50余位政府领导、领军企业负责人、科研领军人物出席。共同交流研讨当前集群产业链核心和热点问题,从产学研的角度协同创新,形成共识,构建创新联合体,发挥集群织网人作用凝聚电池领域新质生产力。本届产业链峰会以“AI+新能源产业集群深度融合”为主题,与会专家领导及企业负责人达成共识,一致认为:全固态电池当前舆论关注度高,但商业化进程中面临热失控风险、循环寿命不足、界面副反应、黏结剂工艺适配等多重挑战。业内需重点关注电池安全,可通过热管理控温、制定储能系统安全分级标准、引入智能电池管理系统与 AI 技术、挂钩保险等措施,在强化安全管理的同时控制成本,加速产业化落地。此外,当前社会聚焦低碳化发展,解决碳排放问题是关键。生产端需提升绿色电力使用比例,从源头降低碳排放;末端则必须完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呼吁政府层面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

2025先进电池材料产业集群产业链峰会
2025深圳市电源技术学会第二届第三次会员大会暨中关村材料试验技术联盟CSTM/FC59换届大会
会议同期,还举办了2025深圳市电源技术学会第二届第三次会员大会暨中关村材料试验技术联盟CSTM/FC59换届大会。此次年会总结了深圳市电源技术学会及CSTM/FC59电池材料领域委员会的年度工作,完成深圳市电源技术学会授牌及颁奖、CSTM/FC59&CSTM/FC59/TC03 换届专家委员聘书颁发。
深圳市电源技术学会会长李宝华教授,学会副会长、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梁锐,学会监事、南方科技大学邓永红教授,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葛广路,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产业所所长王益群、中关村材料试验技术联盟CSTM协调委员会主任王臣、CSTM标准化委员会秘书长陈鸣,清华大学徐盛明教授,以及欣旺达动力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德方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珈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易事特集团等近百位单位代表出席会议。

学会获奖单位、新晋会员单位颁奖及授牌

CSTM/FC59&CSTM/FC59/TC03专家授聘仪式
2025年先进电池材料产业集群年会
会议同期,先进电池集群还举办了2025年先进电池材料产业集群年会,此次年会主要对集群2024-2025年的工作进行汇报,集群秘书长梁锐先生和集群负责人李宝华教授共同为具有重要贡献的会员单位及新晋会员分别颁奖、授牌。

年会上,集群负责人还颁发了先进电池材料产业集群年度奖,涵盖三个大类 18个获奖单位。其中,“杰出贡献奖” 5 家、“领航成长奖” 7 家、“卓越合作奖” 6 家,旨在表彰对集群建设工作有重要贡献的会员单位。

集群杰出贡献奖

集群领航成长奖

集群卓越合作奖
现场还举行了新晋集群会员代表授牌仪式。时代天源(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甘肃海亮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深圳市瑞能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固能智慧能源有限公司、汉林汇融(深圳)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等11家新晋会员企业代表上台荣膺授牌。

集群新晋集群会员代表企业授牌
先进能源材料与仪器标准专项会议
10月17日下午,深圳市电源技术学会在深圳市凯悦机场酒店成功组织召开“先进能源材料与仪器标准专项会议”。本次会议聚焦先进能源材料与测试仪器领域标准完善,设置两项核心议程:《固态电解质界相离子电导率测试方法》标准技术评审、《燃料电池用交流阻抗测试仪》标准研讨,旨在以标准规范为抓手,全面提升行业质量管控水平。
来自南方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北京深势科技有限公司、武汉惠强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评审专家,以及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翟登云教授、广东省武理工氢能产业技术研究院测试部吴焯峰部长、深圳青铜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段鉴芝项目管理经理、欣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王段军等标准工作组单位代表共同参加会议,为两项标准的完善建言献策。

先进能源材料与仪器标准专项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