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太原路局消息,大秦线秋季集中修已于今日结束,提前一天完成检修任务,后期调入量将增加。近期,煤价持续较快上涨,但成交量并未随之放大,叠加沿海日耗下降和进口煤优势持续扩大影响,买方观望心态明显升温。不过,由于集港成本高位运行,加之淡季中下游环节也未出现垒库,卖方挺价心态依然存在;煤价滞涨后,预计跌幅有限。
港口动力煤市场报价暂稳运行。目前,下游市场刚需询货时,压价现象非常普遍,且对高价煤的接受程度有限;与此同时,贸易商受成本支撑挺价意愿较强,不过部分获利贸易商急于出货,导致市场议价空间较大,实际成交数量有限。对于后市预期,随着南方高温天气结束,居民用电负荷明显降低,沿海电厂日耗开始回落。同时,前期集中采购的内贸煤和进口煤陆续到港,电厂库存得到有效补充。再加上产地成本逐渐上涨,终端观望情绪加重,采购需求释放明显减少。但是,今年北方降温较为迅速,在冬储补库预期的支撑下,煤价获得一定支撑,预计短期港口动力煤市场或将维持弱稳运行态势。
本周尤其前半程,港口煤价延续涨势。在南北区域气温差异及环渤海港口调入受限等因素共同推动下,贸易商报价保持坚挺;但下游除少量刚需和投机采购外,整体需求支撑有限,市场成交氛围清淡。本周后半程,随着煤价进一步拉高,大秦线即将恢复,市场参与者恐高情绪上升,卖家更倾向于出货锁定利润,下游多转向观望,煤价出现滞涨企稳。近期,煤炭市场表现强劲,动力煤价格在传统消费淡季突破770元/吨,这一行情背后是供需基本面的共同推动,多因素支撑煤炭消费。首先,节后,电厂迎来传统的淡季补库,采购和拉运增多;叠加近期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北方地区,气温断崖式下降使得冬季供暖储备需求提前释放,北方和东北电厂补库意愿增强,产地市场转好。其次,在“金九银十”带动下,非电行业需求回暖,钢铁生产维持较高水平,化工行业用煤需求持续增长,形成结构性支撑,对市场煤采购增加。 再次,供应端方面,则面临一些制约因素。安全生产检查力度持续,影响了部分煤矿的正常生产。晋北部分煤矿因安全事故导致区域内煤矿暂时停产,涉及产能规模较大。此外,主要运煤通道大秦线正在进行秋检,煤炭发运量下降,环渤海港口库存持续走低,市场煤资源偏紧。
寒冬到来之前,港口煤价可能出现一波短暂回调,但考虑到产地煤价高企及发运成本支撑,预计下跌空间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