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煤炭
  • 综合
  • 寒潮未至“暖”先行——2025年冬季煤炭保供攻坚战纪实

寒潮未至“暖”先行——2025年冬季煤炭保供攻坚战纪实

2025-10-28 15:24:38 中国能源网
2025年10月,北疆初雪飘落,内蒙古通辽市辽河镇冬季保供煤炭集散中心内,一辆辆满载优质燃煤的卡车依次驶出,将“暖心煤”送往千家万户。与此同时,扎鲁特旗格日朝鲁苏木村民们正有序领取今冬首批保障用煤,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煤炭运销公司调运部的工作人员紧盯调度屏幕,实时追踪各苏木乡镇的用煤需求。这场跨越矿区、铁路、电厂与农牧民家庭的能源保卫战,正以“提前谋划、全链协同”的姿态,为即将到来的寒冬筑牢温暖防线。
 
供给端:产能释放与智能调度双轮驱动在内蒙古东部,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公司霍林河、白音华两地五矿作业现场,348台无人驾驶矿卡与电铲协同作业,日均产煤量突破21万吨。为应对四季度雨雪天气,内蒙古公司通过优化生产组织、强化设备保障和密切协调运输三管齐下,全力保障煤炭供应。“我们通过智能调度系统实时调整采煤进度,确保每一吨煤都能及时供应。”调度指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
 
截至10月中旬,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五个露天矿已完成全年计划产量的79%,商品煤库存充足。运输端:铁路“主动脉”与公路“毛细血管”无缝衔接作为大东北地区能源运输生命线,通霍铁路日均开行重载列车超19列,将蒙东煤炭源源不断送往沿线电厂及供热企业。为预防强降雪天气,内蒙古公司煤炭运销公司积极协调国有铁路,建立应急联动互保机制,确保下游用户机组燃煤需求。公路运输则通过“网格化管理”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在扎哈淖尔煤业公司,地销煤场与地方交通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在事故多发路段安排专人值守,确保“暖心煤”运输车辆畅通。使用端:民生用煤“精准滴灌”与工业用煤“稳定供给”在农牧民用煤保障方面,内蒙古奈曼旗的实践具有示范意义。奈曼旗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协同”模式,由属地政府对接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提前锁定1万余吨平价煤源,覆盖4千余户农牧民。同时采用“分批次购煤”策略,提前制定各嘎查购煤时间表,避免扎堆等待。“政府协调煤价比市场价低20%,真正让牧民‘买得起、有煤烧’。”牧民巴特尔说。工业用煤保障则依托“长协机制”与“动态调度”。煤炭运销公司按照“精准调运”原则,与国有铁路、自有铁路运输调度中心建立日沟通机制,精准掌握电厂库存与日耗数据。“我们通过优化请车、发运组织,压缩车辆周转、降低环线待装等候时间,确保电厂‘口粮’不断供。”调运部调度员程德华介绍。提前谋划: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本轮保供行动的核心在于“提前量”。
 
早在8月,内蒙古公司与属地政府即启动需求摸排,通过联合工作组现场入户登记、企业用煤申报等方式,精准掌握11万户农牧民与28家供热企业的用煤需求。民生温度:一块煤背后的国家担当“这不就是雪中送炭吗?”西乌珠穆沁旗居民苏和的话,道出了千万家庭的心声。从矿坑到炕头,每一块煤炭都承载着国家对人民的承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煤矿的轰鸣、铁轨的震颤、卡车的奔流,共同谱写了一曲保障能源安全的壮歌。当寒潮席卷大地时,温暖的底气,正来自这份未雨绸缪的坚守。(通讯员:张磊磊)



责任编辑: 江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