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由壳牌携手清华大学主办的论坛,汇聚了政府、智库、学术界专家、产业界代表及业务合作伙伴,共同探讨如何以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更好地发展新质生产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能源转型之路。作为能源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商用车行业的绿色转型也成为本届论坛的核心议题。壳牌与一汽解放在论坛上推出这一创新性电池浸没式冷却解决方案,正是基于对中国商用车市场的深刻洞察,携手推动能源转型的战略共识下所迈出的坚实一步。

技术突破——率先推出商用车电池浸没式冷却方案
近年来,在“双碳”战略与技术进步的双轮驱动下,电动化浪潮正向商用车领域加速渗透。数据显示,新能源商用车市场渗透率已从2021年的3% 跃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20% 左右1。其中重卡电动化增速尤为突出,2025年上半年渗透率已超过22%2。
随着商用车电动化规模的快速扩张,动力电池系统的热管理问题日益凸显。作为影响充电效率与降温性能的核心部件,电池散热系统目前仍以底部冷却方案为主流,但其散热能力不足带来的挑战日趋显著。这不仅制约着电池寿命与安全边际,更带来热失控等潜在风险,正制约着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作为全球领先的综合能源公司之一,壳牌与中国商用车头部企业一汽解放在2023年10月合作推出了星域概念卡车(Starship 3.0 Hybrid)项目,旨在解决中国交通运输行业全生态链能源转型的痛点,为降本增效及降碳减排提供新思路。自项目启动以来,壳牌与一汽解放依托星域概念卡车项目这一重要平台,持续推动技术研发与创新,已推动将多项商用车低碳减排技术从构想推向实际应用。
面对商用车电池热管理这一行业技术挑战,壳牌与一汽解放再度携手,汇集双方技术团队,发挥各自领域优势,率先推出商用车电池浸没式冷却方案,并在本次论坛的圆桌环节中,首次对外介绍了该项目方案的研发理念、创新技术与测试结果。

一汽解放商用车开发院副院长郭平
多维跃升——实现热管理效能的范式革新
浸没式冷却解决方案的核心在于其革命性的散热方式。它让每一颗电芯都能被绝缘冷却液充分、立体地包裹,实现了电池与冷却介质的全方位、大面积直接接触,从而达成实时、高效的热量传导。
一汽解放商用车开发院副院长郭平表示,传统底部电池冷却技术具有成本低、重量轻、结构简单等优势,但它的散热效率和均温性等均存在明显瓶颈,无法满足更复杂的商用车行驶场景需求。壳牌与一汽解放合作开发的全新浸没式冷却解决方案,融合壳牌先进的Gas to Liquid(GTL)技术,可以通过极高效率的液体直接接触散热,使电池在高倍率应用场景下更加安全、可靠、耐用,从而大幅提升整车动力性和经济性表现。这种设计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散热方案的技术局限,带来了多方面的性能突破:
大功率:支持高倍率放电与强劲动力输出
在高效散热保障下,电池包可实现更高放电倍率与更大功率,推动车辆持续爬坡度和最大爬坡度明显提升,轻松应对重载爬坡等高负荷场景。
高效率:高效节能,提升整车能源利用率
浸没式冷却系统带来更优的热管理表现,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实现更高频次充放电的同时,进一步优化整车能耗表现,为商用车的快速补能与高效运营提供有力支撑。
长寿命:更适宜的温度支撑电池寿命提升
浸没式冷却相比传统底部冷却,最高温度、温差、平均温度等均显著降低,大幅缓解不均衡衰减,保证电芯在高倍率充放电场景下也能在最适宜的温度下工作,使电池寿命得到明显提升。
高安全:从源头阻断热失控风险
该技术通过绝缘冷却液对电芯实现全方位包裹,可有效抑制电池热扩散,阻断链式反应,显著降低电池包起火风险,将商用车电池安全性能提升至全新高度。

壳牌(上海)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文海
壳牌(上海)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文海表示,从设计验证到制造工艺的全面升级,壳牌与一汽解放共同研发的电池浸没式冷却技术已完成了从适配市场到行业应用的重要进展。这不仅标志着双方在商用车电动化技术领域迈出了坚实一步,更展现出产业链协同创新对推动能源转型的关键作用。
以当前技术积累为基石,星域概念卡车项目将在明年迎来全新升级,并正式启动搭载浸没式冷却技术的实车道路测试,验证其在高负荷、长周期的运营工况,全方位评估其在热管理效率、电池寿命衰减及全生命周期可靠性上的卓越表现。全新征程,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