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峰会现场
本次会议以“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为主题,汇聚来自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龙头企业以及国际组织的430余位代表,共同研判能源转型新趋势,共同探索成果转化新路径,为“双碳”目标下的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提供智力支撑与合作动能。另有近万人通过线上直播方式参会。开幕式与主旨报告环节分别由清华大学电机系主任、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康重庆和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鲁宗相主持。
协同融合,共筑发展新局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郑立、四川省能源局副局长曾光、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可再生能源动力专委会主任委员柳地先后为会议致辞。三位嘉宾一致指出,要深入贯彻国家能源战略部署,顺应绿色低碳转型大势,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协同并进,推动国家和地方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

图:峰会现场
会上,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分别与多家单位完成合作协议签署。与先进技术成果西部转化中心、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签订合作协议,致力于打造高能级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与西电研究院、成都科技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携手推动“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迈入新阶段;与小麦新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江行联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中和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华感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共建联合研发中心协议,在协同创新与技术攻关方面开启新篇章。
洞察前沿,共论能源未来
在主旨报告环节,多位专家学者结合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深入解析能源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的最新进展,呈现出一场兼具思想高度与专业深度的学术盛宴。

图:峰会现场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李立浧作题为《新能源为主体背景下电力系统平衡理论思考》的特邀报告。他指出,新能源的发展与实践已将电力系统推至重塑理论和技术体系的历史节点,亟需以电力电量实时平衡的第一性原理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平衡理论,并以智能化、透明化的技术路径为这一理论构建提供坚实支撑。
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中国职工技术协会副理事长毕亚雄,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樊启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吴云,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新型电力系统与关键装备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王雄飞分别围绕《光热氢耦合发展助力沙戈荒治理》《水电工程碳足迹分析及数字化管理》《新型储能技术发展与产业升级》《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构网型储能技术:原理、应用与发展趋势》作主题分享,为与会嘉宾带来深刻启迪和重要参考。
聚势成链,共启产业新篇
本次会议以开放合作、跨界融合为导向,举办“可再生能源动力产业创新发展”主题论坛,搭建起汇聚多方力量的高端对话平台。来自中国中车、东方电气、运达能源等龙头企业以及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等高校院所的专家代表,围绕产业链协同、核心技术突破和应用场景落地展开交流研讨,集中展示了我国在能源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最新进展。
会议同期举办了“EXCEL加速营”创新企业赋能专场活动,聚焦前沿成果展示与创业项目孵化,为初创企业搭建展示与交流平台,通过项目路演、投融资对话与资源链接等形式,进一步激发了能源领域的创新活力与合作潜能。
本次会议的顺利举办,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能源强国的务实举措。会议以精准与高效为交流特色,构建起高效联动、开放共享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在思想交流与实践探索中持续推动能源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