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党昊彦
【摘 要】:本文以大唐林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林州公司)为例,该公司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坚持公司党委统一领导,运用公司党委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领导小组平台,以深化“四项原则”、筑牢“三道防线”、健全“四大机制”为重点,加强顶层设计、整合监督资源,加大整治力度、提升治理效能,不断健全完善国有企业监督体系,推进监督体系深度融入公司治理体系,为企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林州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严管党治党、依法依规治企,紧紧围绕公司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各项举措,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监管为抓手、以问责为手段、以守法合规为目标,着力解决公司监督工作不系统、监督力量不协同、监督资源不集中、监督信息不共享、监督效果不突出、问题整改不彻底等问题,建立党委领导、纪委协调、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监督体系,努力形成纵向有机联动、横向一体运作的监督工作机制,为全面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林州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化“四项原则”,完善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机制、提升监督全覆盖有效性,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具有发电企业特色的监督体系。
严格落实“两个一以贯之”要求,压实各级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特别是“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责任,健全各负其责、统一协调的管党治党责任格局,构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全员参与监督、主动接受监督”的工作格局,推动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分公司治理效能。
聚焦“国之大者”,锚定“企之要情”,紧盯保障能源安全政治责任,把握关键领域和核心业务,以指标量成效,精准化推进政治监督,结合火电企业生产经营各项业务特点,紧盯决策部署落地,创新建立“5+N”指标监督体系;以成效验机制,常态化开展日常监督,紧扣流程运转效能;以成效察作风,精细化实施专项监督,紧抓态度行为担当。贯通落实职能部门监管职责,切实发挥好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
聚焦法务、合规、风险、内控“四合一”工作,结合上级通报的“四合一”监督评价报告,对本企业开展自查自纠与举一反三工作,推进监督工作与责任体系、制度规范、流程管理、考核机制有机结合,突出依法合规,前移反腐败防线,强化业务运行前和过程中的风险识别预警和预防控制,及时发现问题、推动整改,坚决清理风险隐患大的行业性、系统性腐败,有效防范化解腐败风险及关联性风险。
强化系统观念,优化协同机制,凝聚监督合力。厘清监督职责,消除监督衔接壁垒,推动各类监督主体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结合企业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深化改革、依法合规治企、严肃财经纪律等工作,建立腐败预警惩治联动机制,共同筑牢依法合规经营的坚实堤坝。
林州公司党委、纪委坚持目标导向,同向发力,结合基层腐败问题治理,积极探索构建“三道防线”,切实将监督触角延伸到“神经末梢”,做到无死角、全覆盖,以扎实的基层治理成效推动企业政治生态持续向上向好。
一是压实“第一道防线”业务监督责任。发挥专业化优势和关口作用,将监督融入管理,把反腐败防线前移,紧盯重点领域核心岗位和业务流程关键环节,强化廉洁风险防控,印发《公司廉洁风险防控排查工作实施方案》,对照上级廉洁风险库深入自查自纠,完成公司燃料管理、财会管理、物资管理、工程管理、选人用人等七大领域廉洁风险库编写,归纳总结廉洁风险点315项,制定防范措施515条,对公司所有岗位廉洁风险管控实现全覆盖,实现对廉洁风险点的长效管理和监督,健全完善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按照管业务就要管合规的要求,制定印发制度执行情况检查方案,完善奖惩机制,聚焦制度执行“最后一公里”,开展制度执行情况检查,强化依法合规管理,扎紧管权限权的制度“围栏”,着力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长效机制。
二是压实“第二道防线”职能监督责任。党建职能工作部门严格执行党内监督工作,既加强对本部门的内部监督,又强化对本企业的日常监督,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集团公司党组及省公司党委重点工作安排得到坚决贯彻执行;业务管理部门增强从政治角度看待业务问题的能力,突出抓好高风险领域合规管理,深入开展风险识别、评估和防范,切实履行好职责范围内业务管理和监督的双重职责。
三是压实“第三道防线”专职监督责任。突出巡察政治监督“政治体检”作用,结合上级巡察反馈的各类问题,督促责任部门建章立制,堵塞管理漏洞;突出审计“经济体检”职责定位,揭示业务运行中的各类问题和风险隐患,守住资金安全“底线”,促进依法治企;突出纪检专责监督作用,协助党委落实主体责任,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加强对所辖范围内党组织和领导干部遵守党章党规党纪、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情况的监督检查,强化监督的协助引导推动功能,对前两道防线的管理监督措施和效果进行监督,实现“监督的再监督”。
林州公司党委坚持制度治党治企,使监督体系有效对接治理体系,通过健全“五大机制”,更新监督理念、厘清监督职责、完善监督机制、统筹监督力量,各项监督更 加规范、更加有力、更加有效,实现了以高质量监督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林州公司党委领导下,成立林州公司党委“大监督”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监督工作规划、计划和阶段性工作安排,做好日常统筹协调,全面履行监督体系建设工作责任。林州公司党委发挥主导作用,总揽监督体系建设全局,协调各级责任主体,贯通相关制度机制,统筹推进各类监督力量整合、程序契合、工作融合。纪委履行推动完善监督体系职责,持续深化纪检体制改革,做实专责监督,搭建监督平台,织密监督网络,协助党委完善监督信息沟通、线索移送、措施配合、成果共享机制,推动监督体系高效运转。“大监督”会议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会议随时召开。
与林州公司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领导、党委和纪委工作协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协调、巡视巡察整改监督等现有监督工作体系有效对接,持续深化监督成果运用。明确和建立领导小组工作规则、监督贯通责任、领导小组例会、年度监督计划、督办考核问责等工作机制,推动解决监督什么、谁和谁贯通、贯通什么、怎么贯通、贯通了怎么办等问题,进一步增强各类监督主体贯通协调的规范性、主动性和有效性。各监督主体按照上级部署要求和工作需要开展监督工作,每年初研究制定年度监督工作计划,每季度报告实施进展、发现重点问题和推动整改情况,根据工作实际及时更新完善。各监督主体加强实践探索,在监督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专项整治、日常履职中强化工作协同,消除各类监督衔接壁垒,统筹监督力量,增强监督集成效应。
各监督主体增强共享意识,建立“大监督”发现问题转办机制,强化监督成果运用,对可能影响公司经营发展的重大风险深入分析,督促责任部门严格落实监管责任,采取措施加以防范;监督发现的违反制度问题下发《监督建议书》,督促责任部门落实整改。建立完善问题线索移交机制,涉嫌违纪违法、违规经营投资造成资产损失或其他严重不良后果的问题线索移交纪委办公室。
发挥各监督主体的职能作用,结合实际开展监督检查,积极主动协调和配合其他监督主体做好相关工作。公司纪委建立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考评机制,每年底对各监督主体履职情况和监督质效进行考评,强化监督闭环管理,推动责任有效落实。
将监督体系深度融入公司治理体系,关键在于压实各监督主体的责任。监督并非纪检部门的职责,公司各级组织和每一位成员,既是被监督的对象,也是监督责任的承担者。“第一、二道防线”必须切实履职、守土有责,建立健全风险提示和疑似问题预警联合处置机制,努力将识别出的风险与问题最大限度化解在前两道防线之内,推动风险防控从“事后纠偏”向“事前预防、事中控制”转变,防止一般违规问题升级为违纪甚至违法行为。纪检部门则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能定位,一方面履行好“第三道防线”的专职监督职责,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第一、二道防线责任落实情况的再监督。通过督促“三道防线”中各主体履职尽责,强化系统思维,优化协同机制,凝聚监督合力,并进一步厘清监督职责、打通监督衔接的壁垒,才能推动各监督主体真正实现权责清晰、协同高效,最终实现监督体系与治理体系的有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