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煤炭
  • 综合
  • 国际能源署:全球煤炭需求将在2030年达到峰值

国际能源署:全球煤炭需求将在2030年达到峰值

2025-11-24 10:27:33 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   作者: 中国煤经会  

近期,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 IEA)在其最新版《2025年世界能源展望》(World Energy Outlook 2025)报告中表示,全球煤炭消费量预计将在本个十年末即2030年达到峰值并开始下降。

主要的驱动力是可再生能源、核能和天然气等替代能源快速扩张,将持续削弱煤炭发电的份额。

国际能源署(IEA)模拟的所有情景中显示,在2030年左右,全球煤炭需求预计将达到峰值,随后稳步下降。到2035年,全球煤炭消费量可能从2024年的60.9亿吨标准煤(Btce)水平,下降8% - 20%,其中大部分煤炭消费削减将来自电力行业。

尽管在2024年至2035年期间,全球电力使用量可能增长约40%,且这一增长主要由对制冷、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和电动汽车的需求上升所推动,但可再生能源预计将为这一增长提供超过85%的电力。到2035年,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每年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平均将超过600吉瓦。

此外,国际能源署的报告指出,许多国家对核能的兴趣重新升温,加之供应条件改善导致天然气价格更具竞争力,这些因素将进一步推动电力部门减少煤炭使用。

在此转型期间,作为全球最大煤炭消费国的中国,将继续成为可再生能源的关键市场。国际能源署指出,未来十年,中国在全球可再生能源部署中的占比将达到45%至60%,并将继续保持全球可再生能源技术最大制造商的地位。

随着发电用煤需求减弱,国际能源署(IEA)预计主要动力煤生产国——即主要为电力生产供应煤炭的国家——未来十年的产量将大幅下降。因此,全球动力煤产量可能从2024年到2035年下降10%-25%,上限接近减少12亿吨标准煤。

相反,非电的工业用煤——主要是用于炼铁/炼钢的焦煤——预计将继续保持韧性。如果各国继续实施当前政策,非电工业用煤需求到2035年可能从2024年的水平增加约3亿吨标准煤。钢铁行业目前约占全球煤炭消费量的三分之一。

在这种情形下,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可能成为焦煤的主要增长动力,预计到2035年,印度和印尼的冶金煤需求分别将比2024年水平增长高达60%和45%。

然而,国际能源署(IEA)预计,到2035年,中国的焦煤消费量将比2024年下降约16%——减少约1.5亿吨标准煤——因为中国正从水泥、钢铁等能源密集型产业向清洁能源技术制造等能源密集型行业全面绿色转型。

随着需求减少,中国国内焦煤产量预计在同一时期也将下降约20%或10亿吨标准煤。

总体而言,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到2035年,中国的煤炭总产量可能较2024年记录的33.5亿吨标准煤下降10%-25%,具体还将取决于中国的政策选择。




责任编辑: 张磊

标签:煤炭需求